藏传佛教

首页 > 藏传佛教 > 新闻聚焦

达扎·尕让托布旦拉西降措:试论佛教生命观

达扎·尕让托布旦拉西降措在佛教生命观研讨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3-03-21 09:13:00   来源:中国西藏网

  以持悲悯心,断除一切见,
  示行正士法,敬礼乔达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佛教界同仁:

  今天,本人有幸和各位领导、佛门大德高僧齐聚一堂,共同讨论“佛教的生命观”,这是我们走向吉祥安乐的征兆。因为我们已认真关注生命,并举办这样的大会来讨论“生命”这一主题。生命,其实就是我们千年佛教所关怀、求证、实践的最根本的命题,也是一个社会、一个家庭和每一个人最切身的大事。

  我们先来看佛教产生的因缘和佛陀的证悟。我们知道,佛祖释迦牟尼之所以要放弃优裕的生活,放弃尊贵的王位,就是因为他觉察到了人的生命中有许多无法解脱的苦痛,他出家求道,就是为着探求生命的奥秘,探求生命脱离痛苦烦恼的可能性。

  悉达多王子通过六年的求学和苦修,终于在菩提树下证悟:“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太奇妙啦!他发现,原来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每一个生命都可以净化,都可以具有大的慈悲、大的智慧、大的德行,都可以有光明灿烂的心性。每一个人,包括其他生命都不是这个神那个神创造的,每个生命的本性都是平等的。“皆因妄想分别不能证得。”只要把污染我们光明本性的妄想、执著等去除,觉悟了,众生都可以究竟解脱,各个成佛。每一个生命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佛陀在菩提树下的这句话,推翻了一切生命由全能的神主宰,揭示了生命无穷的可能性,为这个世界建立了众生平等的生命观,让每一个生命都充满信心,充满希望。

  我们再来看佛陀一生的教化。他四十九年的说法,其实都是在讨论生命这一命题。佛说的八万四千法,苦、集、灭、道“圣四谛”,“圣四谛”就是佛陀用他超凡的智慧洞悉人生的苦,分析苦的原因,找出让生命获得快乐、自由、庄严的方法。“十二因缘”,进一步揭示了生命的真相,让我们有信心、有希望去认识,去实践,去追求生命的永恒意义。缘起理论是佛教所有义理的根源,他告诉我们,宇宙间一切法、一切生命,都是因缘和合,缘生缘灭。佛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所有生命其实是一个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不依因缘就能独立生起的事物和生命。每一个人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会影响到这个世界,你内心安详,善念、善言、善行就会给所有的生命带来安乐,就会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提升,如果生命里充满对立、仇恨,那受伤害的首先是自己,也会伤害其他的生命。佛教中的“世间法”,就是要让我们的生命里,少一些贪婪、瞋恨、无知、傲慢、多疑,多一些智慧、慈悲、宽容。“出世间法”,就是要我们舍弃不真实的、短暂的、有后患的“快乐”,而追求真正的、永恒的、究竟的生命形式。佛教最基本的戒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杀生”为百戒之首,要我们认识到生命的珍贵,让我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就是让我们的道德完善,言行美好,让我们的生命圣洁高贵。

  佛陀在他为阿难所说的《入胎经》中,为我们揭示了生命孕育的奥妙。每一个人生命的孕育,“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那么不易。《入行论》中说:“是故世尊说,人生极难得,如海中盲龟,颈入轭木孔。”《弟子书》中说:“善逝道依将成导众生,广大心力人所获得者,此道非天龙得非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得。”马鸣菩萨也说:“得何能下种,度生死彼岸,妙菩提胜种,胜于如意宝珠,功德流诸人,谁能此无果。”诸如此类,赞美人生的言教,在佛法中是不计其数的。从生命的构成之因而言,首先要有父母的因缘,有了父母的因缘,才能孕育一个肉身,还要有阿赖耶识的加入,这样一个肉体和精神结合的生命体,才有孕育的可能。男性以八天一个周期,女性以七天一个周期,生命在母体内的生长和发育,都具有无数奇妙的因缘和不可思议。人身难得易失,所以佛陀反复告诫我们“人生难得生命珍贵”。宗喀巴大师说:“暇身胜过如意宝,如是得来只一次,难得易失如空电。”

  从以上佛教的产生、佛陀的证悟、佛陀对生命孕育奥妙的揭示,以及佛陀四十九年的教化,我们可以看出,佛法其实是一种生命大法,佛教的生命观就是生命彻底平等,生命无上珍贵。每一个生命,都具有慈悲、智慧和光明的心性。佛法中的戒、定、慧三学,就是让我们的生命,在戒行中自由庄严,在禅定中自在安详,并闪耀智慧的灵光。但是,当我们审视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发现地球上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战争与杀戮。当科技迅猛发展,人们的物欲不断得到满足的时候,社会上却少了良知,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是社会和每一个人必须的品质和素养。作为一个佛陀弟子,有责任去唤醒良知,有勇气去强调理论。用利他、慈悲、荣辱的行为感化他人,倡导每一个生命都能安享人类文明与智慧,每一个生命,都珍爱自己,珍爱亲人,珍爱家国,珍爱宇宙间所有的生命。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40568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