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日期:2008-03
ISBN:722503108
版 次:1
包 装:平装
开 本:大32开
页 数:214 页
字 数:170千
印 张:1次
本书从藏传佛教的兴起和初期译经编目状况、藏文《大藏经》的起源及其版本简介、藏文《大藏经》与历届政府的关系、新时期藏文《大藏经》的对勘和整理、藏文雕版印刷与藏纸、著名印经院、藏文《大藏经》的其他流传形式和苯教的《大藏经》,以及藏文《大藏经》在国外的研究等方面全面论述和介绍了藏文《大藏经》与藏民族的信仰、传统文化的关系、发展历史、编目和版本状况。本书是当前藏学研究领域唯一一部全面介绍藏文《大藏经》的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目录
绪论/1
1.藏文《大藏经》概述/3
2.藏文《大藏经》与藏民族的信仰/5
3.藏文《大藏经》与传统文化的关系/6
4.藏文《大藏经》的特点与学术价值/7
藏传佛教的兴起和初期译经编目概况/1 1
1.藏传佛教的兴起及其特点/13
2.厘定译经及初期编纂经目/26
3.吐蕃时期外籍僧侣传教及其译作/32
4.吐蕃时期著名的外籍僧侣简介/37
5.最古老的《大藏经》——《丹噶目录》概要/42
藏文《大藏经》的起源及其版本简介/51
1.《甘珠尔》和《丹珠尔》的起源/53
2.《甘珠尔》写本及刻本简介/56
3.《丹珠尔》写本及刻本简介/66
藏文《大藏经》与历届政府的关系/79
1.吐蕃王朝对佛经翻译的重视/81
2.历代中央政府对藏文《大藏经》的重视/86
3.历代中央政府整理、编纂和刊刻藏文《大藏经》概况/88
藏文雕版印刷与藏纸/91
1.雕版印刷的产生/93
2.藏纸历史及其工艺/95
著名的印经院/105
1.印经院的由来/107
2.藏区三大著名印经院/108
3.藏区其他印经院/118
4.藏文书籍印刷、版本及其装帧形式门28
藏文《大藏经》的其他流传形式/131
1.玛尼石刻与藏文《大藏经》/133
2.贝叶经与藏文《大藏经》/141
新时期藏文《大藏经》的对勘和整理/145
1.对勘、整理和出版藏文《大藏经》的由来及其意义/147
2.《中华大藏经·甘珠尔》的对勘、整理方法/152
3.《中华大藏经·丹珠尔》的对勘、整理方法/156
4.藏文《大藏经》对勘本与历史上版本的不同
特点/183
内容摘要
一、藏传佛教的兴起及其特点
佛教开始传人西藏,大约在4世纪左右,而正式大规模传播则在7世纪左右,当时的西藏称为“吐蕃”。在7世纪,原本就信仰佛教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赤尊公主,使佛教在藏地开始流行。藏传佛教的历史,一般分为前弘期与后弘期,这是以达玛王灭佛为界。约7世纪中叶至9世纪前半为前弘期,10世纪后半叶至今为后弘期。
1.藏传佛教前弘期
8世纪,印度僧人寂护、莲花生大师等人到西藏传播显、密两系佛教。外来佛教在与西藏原有的苯教长期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了带有强烈地方色彩的西藏佛教。9世纪,藏王达玛禁止佛教流传,直到宋代初年,才有鲁梅等人到青海学习佛法,返回藏地,弘扬佛教。在藏王赤松德赞的弘扬下,西藏佛教又得以复兴。赤松德赞的儿子赤祖德赞(又称热巴巾)登基后,佛教更是进入了鼎盛时期。他通过藏文规范化运动,加快了佛经的翻译进度。13世纪后期,由于元朝政府的扶植,佛教在西藏更加兴盛并逐渐流传于北印度、不丹、斯里兰卡、蒙古、尼泊尔、苏俄布里亚特与西伯利亚等地。
(责编:鹤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