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

首页 > 藏传佛教 > 文章

敏珠林寺

   发布时间:2005-07-05 14:46:00   来源:《西藏寺庙》


              
  从门廊进去就是大经堂,面阔5间,进深6间;有方柱20根,高约3米,其中2根大柱(高5.5米)通向二层。经堂四壁绘有无量寿佛、绿度母、莲花生像等。在大经常内的左前方为白钦拉康,面积为6柱;右前方为神殿,内供有佛像;供品殿有柱6根,主要存放供品。北偏殿是护法神殿,门框、门楣上绘有很多人头像,殿内壁画全是在黑底上以线描勾勒而成。护法神像面目狰狞,多头数臂,手执各种法器或兵器,骑坐走兽或脚踏鬼怪。南殿是写耶拉康,有柱4根,供有德钦却珠的银制灵塔。西边是镀金的古如措吉多杰像(八种莲花生化身之一)和其他七种莲花生的泥塑像,还有德达林巴的泥塑像,并在拉康正中供有一套《甘珠尔》(藏文大藏经佛语部);壁上绘声绘色有文殊菩萨像;拉康内有大小铜塔10座,最高者达1.96米,圆形喇叭口,仰覆莲座,多边形塔身,尖顶带盖,最顶端为一朵莲蕾。最小者高0.61米,表制与大塔基本相同,只是多边形塔身上饰有一周金刚,塔顶增加了太阳、月亮等,有的太阳上有一对羊、一佛二菩萨、弦纹、八卦等图案;此殿内还有4幅唐卡,其中2幅是莲花生的肖像,系纸质布边。在大经堂第四五排柱子之间,右边有一尊德达林巴的塑像,高约1.5米;左边有一座银镶金灵塔,高约1米,还镶有红、绿宝石等,为德达林巴的灵塔。大经堂内还借助有一些小佛像和十六罗汉泥塑像,挂有十几幅唐卡,多为密宗题材的护法神像和欢喜佛像等。大经堂内遍绘壁画:西壁绘有滚却桑布(常善)、坚热思森宁俄索和绿度母像;南壁绘有古如桑巴瓦(八种莲花生化身之一),其周围为莲花生传记;北壁上部绘有释迦牟尼像,下部绘有无量寿佛像。经堂内天井西壁绘有释迦牟尼像;南壁绘有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像;北壁绘有德达林巴·久美多吉、洛钦·达玛西日等宁玛派高僧像。
              
  由经堂西面的两道拱门进佛殿,内有方柱4根,高达6米。佛殿内主供释迦牟尼泥塑身,像高3.9米,莲座高0.57米,宽2.95米,宝座高1.05米。高发髻,着右袒式大衣,双手捧钵,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背光华丽,有鹏螺闲门、大鹏展翅、海龙翻滚,还有羊、狮等像。在释迦像前面两边是二大弟子:右为迦叶,双手合掌置于胸前;左为阿难,双手捧钵于胸前,皆著通肩袈裟,相对而立;在二弟子后边各有一座灵塔,高2.2米。在释迦像两边有八大弟子(亦称“八大随佛弟子”,即:文殊、金刚手、观世音、地藏、除碍障、藏、弥勒、普贤)塑像,皆为菩萨形象,体态俊美秀丽。高达3.6米,宽1.2米,莲花座高0.34米。服饰大同小异,均有升云纹头光;头戴五花宝冠,发辫披肩,袒裸上身,下着紧腿长裙,短裙在裆前呈三角形状;饰有耳环、项链、璎珞、手镯、臂钏、脚钏、帔帛,同时肩挂长念珠垂至膝下,帔帛绕身;左手持莲花置于左肩旁,右手自然下垂外摆;右边弟子头偏左体成三道弯,左边弟子头偏右,体成三道弯。在佛殿门内两边各有一尊护法神泥塑像,像高3.15米,莲花座高0.35米,龇牙咧嘴,长蛇绕身。佛殿内的墙壁上仅绘有几尊释迦牟尼佛像。
              
  转经廊外墙上部镶有一周石刻,题材有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护法神、莲花生及藏、梵文的“六字真言”(汉字音译为唵、嘛、呢、叭、咪、吽。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等。
              
  祖拉康第二层共有5座小拉康,即:德萨拉康、民久白珍拉康、写热拉康、卫朗给拉康、白玛旺杰拉康。其中德萨拉康:供有嘎杰德西曲顶的八种塔和第九代赤巴滚桑旺伙的银制灵塔,还供有一部《甘珠尔》;民久白珍拉康:面积有4柱,供有民久白珍的银制灵塔,高两层楼,塔上镶有许多珍贵的红、绿宝石。民久白珍是德达林巴的女儿。殿内还有许多镀金佛像胩手抄本《十万般若》一部和德达林巴的著作;写热拉康:面积有6住,内供十六罗汉泥塑像,壁上绘有历代喇嘛祖师像。北边神殿内仅供有护法神;白玛旺杰拉康:面积有4柱,内供第五代赤巴白玛旺杰的银制灵塔(两层楼高),还供有许多镀金佛像;卫郎给拉康:面积6柱,供有银塔和一些镀金佛像,还有手抄本《十万般若》一部。
              
  祖拉康第三层有德钦和喇嘛拉康。其中德钦拉康:面积4柱,内供有洛钦·达玛西日泥塑像;喇嘛拉康:供有滚却桑布(常善)与受大圆满戒的历代喇嘛及历代达赖的泥塑像。墙壁上绘声绘色有历代宁玛派著名的喇像,房顶有镀金法轮和金鹿、金顶等装饰。
              
  曲果仑布拉康:曲果仑布拉康的北面,是石砌的三层楼。大经堂内面积为10柱(4根长柱,6根短柱),后部为佛殿,面积4柱。殿内供有德达林巴的镀金铜像,壁上绘有十方佛(即:东方宝生佛、南方无忧吉祥佛、西方宝光佛、北方帝释佛、东南莲花妙吉祥佛、西南日现妙吉祥佛、西北凶妙佛、东北禅定象妙吉祥佛、上方喜吉祥佛、下方莲花吉祥佛)像。曲果仑布拉康的周围是仓库和其他附属建筑。
              
  曲果仑布拉康第二层是森琼朗追阳子,内有邦杰康(木板室)、骞阳广(阔见),厨房建在最顶部。阳子下面供有镀金十一面观音像及喇嘛泥塑像。房顶镶有镀金胜利幢等装饰。
              
  曲果仑布拉康第三层是林琼滚赛(常望卧室),面积为2柱,供有各种小佛像及各种经书;滚桑颇章:面积为6柱,供有德达林巴的塑像;神殿:内供护法神像;旺康:供有德达林巴的宝座和他儿子珍久的塑像;卓玛拉康:内供镀金十二度母像,壁上绘有观世音菩萨像。
              
  堆对曲登塔:位于祖拉康东北50米处。由德巴林巴持修建。塔高13层:第一层为强巴殿,殿内供有二层楼高的强巴佛塑像,两边塑有八大随佛弟子(八大菩萨)及度母像;顶层有镀金十三法轮。塔的周围还有8座德西曲登小塔。
              
  桑俄颇章:位于祖拉康的北边。由大殿和佛殿两部分组成。大殿有柱36根,其中4根长柱直通上层,形成天井;供有德达林巴泥塑像,壁上绘有千佛、药王、文殊菩萨、度母等像。佛殿内供有四臂观音菩萨镀金像(两层楼高)、释迦牟尼、不动金刚、马头明王和其他护法神等泥塑像;壁上绘有释迦牟尼像等。
              
  桑俄颇章第三层是思轮拉康,面积6柱,主供堪钦·桑俄丹增的银制灵塔,檀香木、镀金、泥塑等各种佛像。在此拉康周围还有5座小拉康、1座银塔殿和1座阳子。东古拉康:亦称“千尊佛殿”,殿内供有泥塑三世佛像和千佛像,还有《十万般若》一部;德钦拉康:主要供有尊者赤列白珍的银制灵塔和泥塑的喇嘛像等;秋久拉康:面积4柱,主供供银制的四臂观音像、镀金的无量寿佛像、泥塑的堪钦·欧坚丹增像,还有手抄本的《甘珠尔》一部;丹玛拉康:亦称“地神殿”,殿内主要绘有地神方面的故事壁画;杰梆尼俄拉康:是莲花生与他的二十五名弟子殿。主要供有合金制的古如朗思思伦、泥塑的杰梆尼俄像。这座拉康是僧人们平时习经的地方,门楼的墙壁上绘有释迦牟尼传和莲花生传记等;银塔殿:面积有4柱,主供第二代亦巴珍钦仁朗杰、第四代赤巴赤列朗杰、迥滚嘎楚臣三人的银制灵塔,还有镀金滚却桑布的塑像及八种莲花生、八大弟子等塑像,另有手抄的《甘珠尔》和印刷的《甘珠尔》各一部;德钦阳子:面积4柱,主要供有第三代赤巴白玛丹增的银制灵塔,两边有迥·益西列珠和洛巴嘉措的银制灵塔。前面供有洛钦·达玛西日的金制灵塔,还供有宁玛派方面的《十万般若》一部。
              
  朗杰颇章:位于桑俄颇章西北。由第四代赤巴赤列朗杰主持修建。高三层,用石块砌成。坐西朝东。第一层有桑巴伦珠拉康,亦称“原成就殿”,主供桑巴伦珠泥塑像;其旁边为玛尼拉康。第二层是曲巴桑,为一座供品殿,面积4柱,壁上绘有《白玛嘎唐》史事;中间的拉康面积4柱,供有镀金堪洛(堪钦·西瓦措、洛本·平布钦)、曲松(曲杰·墀松德赞)及镀金八种莲花的画像。第三层有喇嘛拉康,面积4柱,供有无量寿佛;还有《甘珠尔》殿,内供(甘珠尔)经典。
              
  敏珠林寺的僧人除学习藏文、医学、天文、历算外,还以藏文书法优美著称。原噶厦政府的僧官学校的校长(“格根钦波”),按惯例由该寺的僧人中委派,还有一部分人到藏医院负责研究历算和编写修订《藏历年表》。
              
  敏珠林寺是前藏宁玛派两座著名寺院(另一座为多吉扎寺)之一。因这两座寺院所传的伏藏不同而形成了宁玛派的两个小支派。敏珠林寺以传授“南藏”为主,附带也传授“三素”(即:大素尔·释迦迥乃、小素尔·喜饶扎巴、卓浦巴)以来所传承的佛教经典。在寺主的继承上以父子或血统关系上。这对研究藏传佛教中的宁玛派的兴盛、发展、衰落及其传承教义,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我要留言: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40568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