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1357-1419),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西藏佛教史上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和佛学大师。
宗喀巴本名罗桑扎巴,藏族,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人。藏语称“湟中”一带为“宗喀”,故尊称为宗喀巴。7岁时,宗喀巴被父母送至青海化隆县甲琼寺出家,从噶当派高僧顿珠仁钦学习显密经典。精心研究藏文、显教经论、密法等。明洪武五年(1372),宗喀巴前往卫藏继续深造,到各教派寺院,向名师大家学习,潜心钻研各种佛学理论。九年(1376),他开始攻读显教重要论著,向萨迦派仁达瓦学《俱舍论》、《集论》、《入中论》,向顿桑瓦学《量释论》。在觉摩陇跟罗赛瓦学习经文,学习邬由巴的《量释论译注》等。十四年(1381),宗喀巴回到前藏,先后到止贡、桑朴、孜塘等寺进行立宗答辩。十八年(1385),跟从布顿弟子学密宗经典注疏。从楚臣仁钦受比丘戒。在这20余年间,他进步非常大,精通因明、般若、中观、俱舍、律学等理论,同时,全面了解了其他各教派的典籍教理,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