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达玛灭法之后,佛教戒律等佛法的核心传承,虽然被中断,但是在广大的民间仍有许多所谓的佛法修行者,他们为藏传佛教的复兴打下了基础。藏传佛教史上的“后弘期”,即指佛教在朗达玛灭法后的七十或一百年之后,即公元10世纪初或10世纪中叶,在青藏高原再次弘传起来。
公元10世纪,主要从东部安多地区和西部阿里地区率先掀起复兴藏传佛教的运动,在藏传佛教史上称其为下路和上路弘传。从此藏传佛教“后弘期”全面开始。
朗达玛死后,两个儿子永丹和奥松分离成两派,长期内战,最后奥松一派兵败,逃往西部阿里地区。奥松之子柏柯赞有两个儿子:基德尼玛贡和赤札西择贝柏。此时,永丹王系的后裔在前藏一带完全摧毁基德尼玛贡和赤札西择贝柏的军事力量,赤札西择贝柏退居拉堆地方,后来默默无闻;而基德尼玛贡则逃到西部阿里地区,逐步发展壮大。基德尼玛贡有三个儿子,即长子柏基贡统治芒域等地区(今拉达克地区),后来建立拉达克王统世系;次子德祖贡统治布壤等地区;老三札西贡统治象雄等地区(今西藏阿里地区),后来建立古格王朝。他们被史家称为阿里三王或上部三负,藏区地理概念上的阿里三围之称呼由此而来。其中札西贡有两个儿子:柯热与松贝。柯热在他的晚年时期,对藏传佛教产生敬仰之心,并发愿按祖先之先例,弘扬藏传佛教。于是柯热将王位让给弟弟松贝,自己出家为僧,取名为拉喇嘛益西沃。随之他的两个儿子纳嘎热札和德哇热札也出家为僧。拉喇嘛益西沃是第一个在阿里地区开展弘法事业的人物,成为上路复兴的开创者。
拉喇嘛益西沃首先在阿里地区依照前藏的桑耶寺创建了托唐柏吉拉唐,即后来的托林寺。同时,他选派七名出身高贵的聪慧青年人以及十四位仆从去克什米尔求学佛法,其中大多因气候炎热等染病致死,只有仁钦桑布和俄勒贝喜饶二人圆满完成学业,返回故乡,从事佛经翻译,后人分别称他们为大译师和小译师。
当时拉喇嘛益西沃不仅派遣僧人赴克什米尔等佛教兴隆地区求法,同时还邀请外地高僧大德到藏族地区弘法。如拉喇嘛益西沃曾邀请东天竺的大班智达法护及其上首弟子妙护、德护、智护等进藏宣讲律藏,他们给古格地区的嘉威喜饶授予比丘戒,后来由此传出的戒律传承,则叫作上路律学。
为邀请到更多的印度高僧大德,拉喇嘛益西沃亲自外出奔走,不幸在途中被葛禄逻人的军队逮捕。最终在异乡去世,死前他叮嘱家人,一定要去邀请印度高僧阿底峡。
最后拉喇嘛绛曲沃遵照叔叔拉喇嘛益西沃的遗言,迎请著名佛教大师阿底峡尊者进藏弘法,几经周折,最终如愿以偿。阿底峡入藏传法,掀起藏传佛教复兴的高潮,推动了重振藏传佛教正统的进程。至此,藏传佛教后弘期在整个藏族地区全面开始。
如果说藏传佛教下路复兴以继承佛教戒律传承为其主要特色,那么藏传佛教上路复兴则以翻译佛经为其主要特色。正如时贤所讲,下路复兴点燃了藏传佛教后弘期之火,上路复兴则使藏传佛教后弘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
(责编:顾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