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德赞时期,当佛教在吐蕃得势迈向发展之际,其内部又产生派别,主要是从印度和汉地引进的佛教之间出现矛盾,特别是两地学僧在解释或修习佛教的教义仪轨方面产生分歧,甚至相互间拉帮结派,当时的吐蕃佛教以寂护为代表的印度佛教占主导地位。而寂护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观派清辩论师的五传弟子,属印度佛教显宗的正统。
然而,寂护去世后,从汉地迎请的以摩诃衍那为首的不少和尚,在吐蕃宣讲佛法,阐述佛学观点,尤其是倡导一种简便易行的修持佛法的法门,而且得到许多吐蕃出家人的信奉和支持,其跟随信徒与日俱增,顿时在吐蕃蔚然成风,大有形成一大宗风之势,从而导致与追随寂护的中观宗一派之间的直接冲突,酿成吐蕃佛教内部的第一次斗法事件。这就是发生在赤松德赞时期的最著名的佛教宗派之争,在历史上称其为“顿、渐之争”。
对此事件大多藏传佛教史书都作了详略不等的记述,如《布顿佛教史》中是这样记载的:“莲花戒到吐蕃后,赞普坐于中央上座,和尚一派安排在右排座位,莲花戒在左排座位入坐,‘渐门派’一行跟随其后。赞普将两个花圈分别送给两派大师,并下令让他们发誓,败者向胜者献花圈,而且败者不能留住吐蕃。
根据藏文史料,这场辩论会规模大、规格高,由吐蕃赞普亲自主持,双方参加者越百人,而且双方在辩论前作了充分的准备。最后以摩诃衍和尚为首的顿门派的失败而告终。但在敦煌汉文佛教文献《顿悟大乘正理决》中又认为,摩诃衍为首的汉僧在顿、渐辩论中获胜。实际上,当时吐蕃赞普判定以莲花戒为首的渐门派获胜,将摩诃衍等和尚遣送回汉地,有关顿门派的经典埋在地下成为伏藏。同时还颁布命令,从此吐蕃僧人不准修习顿门派之法,奉行十法行和六波罗蜜多,遵循律学,在密宗方面,除修持事、行、瑜伽三续外,暂不可多译无上瑜伽续。
至于吐蕃佛教顿门派与渐门派辩论的最终胜负问题,王森教授也作过考证:“从现在的资料看起来,禅宗在西藏的影响并没有断绝,并且一直影响到后来的宁玛、噶举等派,而在当时目录上看,却是莲花戒等所传中观宗居于主流,可以说,在当时大概是印僧占了上风”。在吐蕃发生顿、渐之争后,虽有不少佛教唯识宗学派僧人到吐蕃宣讲其佛学观点,但主要依然弘扬寂护大师及其弟子莲花戒论师等的大乘中观自续派之见修。可以说,寂护大师所开创的大乘佛教的中观思想始终是藏传佛教前弘期的主流思想。
(责编:顾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