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藏语意为“灰白土”,它位于日喀则地区中部、雅鲁藏布江南岸。萨迦以其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独有的历史地位享誉在世界屋脊,萨迦寺维修工程已经竣工,它也即将被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昔日的古寺依旧散发着历史的光芒……
人们提到萨迦,首先想到的是在藏地耳熟能详的《萨迦格言》,几百年来藏族先祖们用《萨迦格言》来教化人们的言行举止。再者就是吐蕃崩溃后的第一个王朝——萨迦王朝,西藏第一次正式纳入到了祖国的版图。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萨迦的人们以自己非凡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风格的精神财富——萨迦文学。作者萨班·贡噶坚赞,他在格言中,对自私、虚伪、贪婪行为进了讽刺和抨击,还对求知做学的经验以及待人处事的哲理,教诫人们要正直、坚定、谦虚、勤奋、苦学等等,在艺术上,《萨迦格言》突出的成就是运用极为丰富的比喻来说明善与恶。
而萨迦寺如同一首凝固的乐章,震撼着人们的心理。它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它的宏伟建筑别具一格,凝聚着汉、蒙、藏各族能工巧匠的血汗,使得萨迦寺的设计和建筑风格在西藏众如繁星的寺庙中独一无二,它是内地与西藏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萨迦寺分为南北两寺。北寺在重曲河北岸,建在本波山的南坡之上,南寺在重曲河南岸,建在平原地带。萨迦北寺始建于公元1073年,创建人为萨迦教派的创始人昆·贡觉杰布。北寺最初只是作为萨迦教派的主寺而著称于世。可是到了公元13世纪,即当萨迦寺第四代法王萨班·贡噶坚赞执事时期,北寺开始带有政治色彩。成吉思汗的孙子阔瑞写信邀请萨班到凉州会晤,萨班逐率其侄八思巴与恰那多吉前往。在这次会晤之中,萨班代表西藏地方势力与蒙古王室达成协议。从此,西藏归入了元朝。
萨迦南寺兴建于公元1268年。这座城堡建筑,是由本钦释迦桑布根据八思巴旨意主持修建的。南寺总平面呈方型,占地约4.5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为4800平方米。城堡外围有护城壕沟,沟中有水,类似护城河。城墙为圆形土筑墙,四角均设角楼,四面中部都建有高耸的敌楼。城内建筑为殿堂和僧舍。
萨迦寺的主体建筑“拉康钦莫”原为回字形平面的大殿,据管理人员介绍,这里可容纳一万名喇嘛念经。殿内有大柱四十根,中间的四根尤为粗壮。关于这些粗壮的柱子,萨迦地区有许多传说。最有趣的传说,要算“元朝皇帝赐柱”的故事了。
故事说,当初八思巴在元大都任职,元朝皇帝知道他想回萨迦修建庙宇,便选了一根直径四尺的大柱赐给他。但是,那柱子太大了,根本无法运回。八思巴深为惋惜。谁知当他回到萨迦的时候,那根大柱竟然漂浮在重曲河上。这个传说生动地反映了皇帝忽必烈与国师八思巴之间的密切交往。
由于萨迦寺曾为西藏地方政权所在地,寺内保存的历史文物十分众多,其中有,元代中央政权给萨迦地方官员的印玺、冠戴、服饰,以及宋、元以来的佛像、法器、瓷器等。大神宝殿后壁是一个巨大的储藏文物之库,靠墙的三面书架长60米、高10米、宽1.9米,共有书仓464个,层层存放有佛教经典约8万多卷,创我国寺庙藏书之最。这些经典大部分是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和八思巴时期抄写的,用金汁、银汁、朱砂和墨汁抄出的珍品。有一部是我国最大的经典,长1.34米,宽1.09米,如将直立起来,要比一般的桌子还要大,搬动时需要4个喇嘛方可搬动,如今萨迦寺的管理人员正准备把这部经典申请为“世界最大佛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贝叶经”,藏量多达20多部,是我国“贝叶经”保存最多的寺庙。萨迦寺宏伟壮丽的大殿四壁三丈半高的墙上,绘满了色彩绚丽的壁画,萨迦寺的壁画也是一项艺术性很高的珍品。
萨迦县的过去是辉煌无比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没有遗忘过它。现在它正凭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准备着再一次的飞跃。萨迦寺无论从宗教角度还是从历史角度上看,都有重要的地位,见证了祖国统一的历史经过。如今萨迦寺维修工程已经竣工,下一步萨迦寺计划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届时它将会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萨迦将会继续焕发它昔日的光芒。
(责编:鹤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