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桑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昂仁县桑桑镇境内,地处昂仁至桑桑公路以北23公里北侧山沟,与公路直线距离约2,3公里,汽车可以直通寺庙。该寺属于宁玛派教派。
扎桑寺全称为日吾扎桑,寺庙所在山头犹如龟背,有吉祥之意,故名“日吾扎桑”,寺庙亦以此为名,简称“扎桑寺”。
昂仁县桑桑镇扎桑寺全景 图片来源:西藏社科院网站
扎桑寺共有三个建筑群组成,分别建在略呈东西走向的山脊之顶部,腰部和山下,由低至高称为“化身(珠古)、报身(龙古)、法身(曲古)”表示由低至高的不同等级。
据建寺者仁增郭顶传记载:“犹如龟背扎桑寺,常常显出八宝图,它的功德言不尽,所有北方得安乐。所闻一切变为善,良辰吉日转一圈,洗尽罪孽得安乐。上弦供奉吉祥日,任何愿望所企求,无疑实现此成就。申月十日转此界,洗尽每劫诸罪孽,修行此界之行者,无疑实现其愿望。”。 可见该寺的重要性是不可思议的。传说莲花生大师在南北地带降伏罗刹恶鬼时曾经在日吾扎桑山的岩洞里修行过七天。
据说天子木赤赞普和空行母益西措杰曾经问过大师未来此界会变成什么样。大师回答道,此界成为八大界中的最高界,以后还有个叫仁增郭顶的伏藏师到此地来取伏藏钥匙,从桑桑拉扎山取走伏藏。
扎桑寺拉康孜(上拉康)和帕尔(中拉康) 图片来源:西藏社科院网站
如莲花生大师所预言,仁增郭顶从桑桑拉扎山取走伏藏,于1355年兴建扎桑寺。仁增郭顶的后代们继续弘扬佛法,从此,扎桑寺远近闻名。西藏著名建桥大师、藏戏创始者汤东结布曾在此地修行过。这个著名的宁玛派寺庙在18世纪初蒙古准噶尔部入侵时遭到破坏,寺中所藏珍宝器物部分掠走。据传当时寺庙堪布仁增贡桑朗杰也一度被蒙古人囚禁于昂仁宗内,后来他在牢中施行法术,致使蒙古人火并,才得以乘机逃脱。
1959年以前该寺庙是一个密乘院,有三十多个僧人和四十多个尼姑,他们大部分结为夫妻,平时各念自己的经,有大的宗教活动时在一起。该寺在历史上很早就与内地中央王朝建立了密切关系,曾得到过明王朝赐予的“绢书”证符,特许其行使独立的政教权,可不受前、后藏任何政治势力的统辖。寺庙的下辖有昂仁县的拉扎寺、拉孜县的门嘎乃萨寺、谢通门县的贡巴强寺、山南贡嘎县的多吉扎寺以及尼泊尔境内的颜布曲丹等寺院。贡嘎多吉扎寺为拉堆降的土司杰西多吉所建,仁增贡觉顿珠被认定为多吉扎寺的第一代活佛。扎桑寺的堪布从第一代寺主到仁增贡觉顿珠均为父子相传,直到现在寺主仁增白玛俊美活佛已传袭了二十一代,即: 仁增郭顶、朗杰贡布、咒师多吉、桑杰巴桑、朗卡坚参、仁增赞林曲扎、咒师次旺仁增、自我解脱欧朱旺布、仁增如白多吉、仁增土确维巴尔、贡桑仁增坚参、贡桑仁庆坚参、禅确次旺诺布、仁增贡桑益西 、仁增白玛俊美 、仁增贡桑朗杰、仁增白玛赤列、吴坚丹炯 、仁增白玛旺庆、仁增白玛旺久以及现在的扎桑寺主持仁增白玛俊美。
关于仁增郭顶的生平有不同说法,在《汉藏大辞典》写到:仁增果登(1337——1408)。在《雪域历史人物简介》中讲道:仁增古顶生于1325年藏历10月12日。《东嘎大辞典》中写到:一些人认为仁增古顶生于1337年,但是还需要旧派密乘教史进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