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

首页 > 藏传佛教 > 宗教人物

元代第一帝师八思巴

巴图   发布时间:2009-12-01 13:48:00   来源:中国民族报

  公元1073年,吐蕃贵族昆氏家族的后裔昆·贡却杰布在仲曲河谷边的奔波山脚的一块灰白色、现瑞相的的土地上,兴建了一座寺院。寺庙因所建之地的白色土地而得名,曰“萨迦”(萨迦系藏语音译,意为灰白土)。贡却杰布以萨迦寺为中心,向以昆氏家族为主的信徒,开始传授新密宗,并逐步建立以道果法为密宗传承的新的教法系统,从而形成了藏传佛教萨迦派。萨迦寺外墙用象征文殊菩萨的红色、象征观音菩萨的白色和象征金刚手菩萨的青色来涂抹,于是萨迦派又被称为“花教”。

  这位萨迦派的创立祖师贡却杰布也许并未想到,200多年后,他的后裔八思巴,将萨迦派的势力遍布整个西藏大地,萨迦派在宗教领域,萨迦寺在物质领域都走向了顶峰。

  统领西藏地方  政教高度合一

  1244年,10岁的八思巴虽聪慧过人,已被尊称“圣者”,但毕竟还是幼小的孩童。当1265年八思巴荣归故里,再次踏上萨迦的灰白土地时,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国师及掌握整个西藏地方行政事务的高官。

  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的中央政府设立了总制院(1288年改名为宣政院),作为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的中央机构,由国师八思巴统领总制院事,国师之下设总制院使,掌管日常事务。

  同样是在这一年,八思巴和他的弟弟恰那多吉从大都(今北京)动身返回西藏,临行,八思巴收到忽必烈御赐的一份《珍珠诏书》,恰那多吉被封为白兰王,赐给金印。元世祖在八思巴重返西藏前,再次强调了他的宗教地位及在西藏地方的无上世俗权力。

  八思巴返回萨迦,不仅肩负着萨迦派教主、第四代祖师的教派使命,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元朝在西藏的行政机构。他依照西藏各个地方政教势力管辖范围的大小,将他们划分为千户和万户,委任各政教首领担任千户长和万户长,共置13万户,调查户口、规定赋役、设驿站,西藏地区的一切权力归属元朝扶植的萨迦地方政权管理。这个政权的最高领袖便是八思巴。在忽必烈的支持下,由八思巴一手建立的萨迦政权也成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

我要留言: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40568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