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下面我们就一同来了解一下冬至的饮食习俗吧!
冬至为何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气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饺子。”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当年张仲景辞官回乡时,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于是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品(就是现在的“饺子”)。在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之恩。
冬至要吃百味馄饨
我国许多地方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馄饨是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香,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著名的有成都市龙抄手饮食店的抄手,其品种多样,皮薄馅嫩,味美汤鲜;重庆市的过桥抄手,包捏讲究,调料多种,蘸调料食;上海市老城隍庙松运楼三鲜馄饨,馅料讲究,薄皮包馅,味色鲜美;新疆乌鲁木齐市的曲曲,羊肉为馅,皮薄馅嫩,汤清味鲜。
冬至缘何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进补有新说
人们有在冬至进补的习惯。在寒冷的天气里,为了抵御严冬,身体会消耗掉比平常更多的热量。因此,以高热量的食品进补,很符合养生之道。一般而言,冬至进补的食品以肉类为主,再加上各种滋补的药材炖煮。补冬的配药多为中药的“十全”。“十全”包括人参、黄芪、白术、当归、茯苓、地黄、川芎、芍药、桂枝、甘草。
(责编: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