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资讯】波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波卓”和“波央”
波密县位于念青古拉山东段南麓与喜马拉雅山东段北麓交界处,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种粮大县和林业大县。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温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植被茂密,享有“东方瑞士”、“雪域江南”、“藏王故里 冰川之乡”等美誉。这里地形属于山地丘陵,四周为山地,中午为河谷区。由于独特的地形条件,这里相对闭塞,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民风淳朴,保留了很多原生态的民俗。其中,“波卓”和“波央”是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2007年,波密“波卓”被列为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波”即波密县,“卓”藏语意为歌舞之意,因此得名为“波卓”。传说一千多年前在波密倾多修建了一座叫卡娃拉康寺庙,修建完此寺庙后举行了一次非常隆重的清浊仪式。当时,当地的农民群众自编、自唱地跳起了丰富多彩的舞蹈。从此,波密“波卓”在波密地区广为流传。
“波卓”的特点是慢板大方、优美自如,快板奔放潇洒、欢快热情。跳“波卓”规律必须是先唱后跳,唱时男女双方对唱,男的唱完女的继续跟着男的重复唱一遍,开始边唱边跳。基本动作有“踏步前进”,“ 甩双手”,“ 抬腿小跳”,“ 顺风旗”,“ 斜托掌”,“ 前踢跳步”,“ 双山膀”等。波密“波卓”既有既有豪放健壮的风格,也有欢快热烈的风格。
“波央”也是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是唱而不舞的歌,音不高不低,听起来婉转悦耳、轻松愉快。波密“波央”的唱法基本为男女独唱,也可以对唱。它可以在各种庆祝活动时演唱,也可以在不同的生产劳动中歌唱。“波央”的歌词取材于波密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歌词多为比喻土、木等,赞美家乡的山山水水、赞美伟大人物的工作业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是表达当地人民生产、生活习惯的一种民族文化。
索朗望久是波密县文管局的相关负责人,同时也是“波卓”的传承人,他说,为了继承和发扬“波卓”和“波央”艺术,当地会举办相关的比赛,并评分选出冠亚军来,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通过这种激励方法,人们会经常表演这两种艺术形式,长此以往就能达到保护传承的目的。
(责编:胡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