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藏韵谈话坊

驯马师索朗江措:驰骋在草原上的热血汉子

王珊    发布时间: 2014-02-07 14:38:00    来源: 西藏日报

索朗江措正在给他心爱的马喂饲料。王珊 摄
索朗江措正在给他心爱的马喂饲料。王珊 摄

  在索多副部长的指引下,我们见到了索朗江措。索朗江措今年64岁,带着一副眼镜,个头不高却显得精神抖擞,头发乌黑,说话时满脸笑容,让人感觉慈祥和蔼。得知我们的来意,索朗江措点上了一支香烟和我们慢慢地聊了起来。老人慢吞吞地说道,当雄藏语意为“挑选牧场”,可利用草场面积近千亩,从当雄出兵到各地作战极为方便,又是蒙古军进藏的途径之一,进退皆易,其军事地理位置显得极为重要,选择当雄作为骑兵的大本营,安营扎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传,起初当雄仅有七户为同姓氏的蒙古旗牧民,蒙古固始汗单增曲扎的一些部下在此安家落户。该地水草丰美,适于发展牧业生产,因此陆续从西康、青海、甘肃等地迁来许多牧民在此定居,后来当雄发展成八个部落,每个部落以七户先民中一户的姓氏命名。这八个部落是曲科尔、恩果、巴加尔、阿托、班加、果才卜、阿许和索布。后来,由于西藏社会局势发生了变化,常年驻扎在当雄的蒙古骑兵逐渐失去用武之地,但是蒙古部落首领仍常备不懈,为了应付突如其来的战争,驻扎在当雄的蒙古军队一方面在当雄草原上牧养军马,另一方面进行军事训练,并规定每年藏历七月十日(公历8月份)在当雄草原上举行一年一度的骑兵检阅式。最初蒙古骑兵检阅式的内容和形式已无法细考,但是检阅式的主要内容之一的赛马活动一直沿袭下来。以前主持赛马会的是8个部落的头人—诺马基巧,8个部落的甲本通过在这个集会上骑马射箭的表现,由人们择选出来。1912年西藏地方政府把当雄封赐给色拉寺,从此部落头人的产生改由色拉寺和宗政府任命,赛马会也改由色拉寺主持,甲本帮忙主持。

  藏语中,“当”作为名词可以理解为沼泽地,这里指地名,即指当雄;“吉仁”是为公众诵经、祈愿法会的意思。“当吉仁”就是为当雄公众诵经祈福的意思。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诵经以求消灾祈福;2.征收一年的牧业生产税;3.举行阅兵式活动;在阅兵式上由官员念兵册,清核人数、兵器、马匹数量并进行赛马等活动;4.开展农牧物资交流会。

  说完“当吉仁”赛马节的渊源,索朗江措领着我们来到位于他家房屋背后的马圈,一声口哨,2匹马飞快地来到了他的身边,大的马14岁,叫“热巴”,跟随着索朗江措参与了多次赛马项目,获得了无数奖项,小马驹2岁,是索朗江措不久前才购买的。索朗江措一边给马喂着饲草,一边给我们讲述着马的故事:“知道马的由来吗?马也分为7类,相传马的父亲是老鹰,母亲是猴子,猴子生了7个蛋,怎么剥也剥不开,于是猴子就把7个蛋放在了草原上,不久这7个蛋自己孵化出来,成为了7种类型的马—有沾水,不沾水的;有性格倔强,温和的;有喜阳的,有喜阴的;爱跑长途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次赛马时要把马头上的马毛往上高高束起,寓意父亲是老鹰。”当然,索朗江措老人所说的故事我们无从考证。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