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藏韵谈话坊

直贡藏医派传承人曲吉桑布:50年坚守 换万千黎民安康

杨正林    发布时间: 2014-01-02 15:59:00    来源: 西藏日报

  1987年,回到墨竹工卡县门巴乡后,曲吉桑布在乡里率先启动合作医疗工作,百姓没钱,就用药材代替,这在西藏医疗史上是第一次;在仁多岗村办起小型藏药加工厂,自己摸索出一套用水磨制藏药的新工艺……

  因工作业绩突出,1996年,曲吉桑布当选为墨竹工卡县副县长,2007年,光荣地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休。

  众所周知,直贡藏医博大精深,不易掌握。退休后,曲吉桑布并没有放弃自己所钟爱的事业。想着直贡藏医后继无人,他就争取政府扶持资金5万元,组织开展墨竹工卡县藏药材普查,共登记造册350多种植物、动物、矿物等药材,数量上在全区首屈一指。

  以前的藏医学都是以经书的形式记载保留,曲吉桑布有时间就整理以前他保留下来的经书,如《四部医典》这样的经书就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而在曲吉桑布的手中,就有100多种。

  为使直贡藏医传承后继有人,2010年9月,墨竹工卡县政府出资5.3万元,由曲吉桑布牵头,举办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医传承人培训班。来自墨竹工卡县8个乡(镇)负责藏医的工作人员及那曲、林芝等地30多名民间藏医专家参加为期10天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为直贡藏医的理论、实际操作、草药的分类和识别等,并对如何保护群众健康、服务于旅游事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截至目前,由曲吉桑布培养的徒弟就有1000余人,遍布西藏及青海等四省藏区。而他能配制的藏药品种就超过300种。

  作为第十一代代表性传承人,曲吉桑布对直贡藏医的历史了如指掌。他说,第一代直贡藏医名师直贡曲扎,于藏历第十绕迥木羊1594年诞生,先后拜过许多恩师,广闻经典。尤其谨拜噶举派和宁玛派众多圣哲之士及主要导师朗迥平措等为师,成为一名学问通达、德行高尚之师。在医学方面拜医师古那噶热氏,圆满获得《四部医典》理论及论释、实践等一脉相承之秘诀。五世达赖喇嘛曾从直贡曲扎处闻习部分教诀并对其给予了极大的重视。特别是作为顺治皇帝之帝师,三赴北京,使直贡曲扎的名望大增。直贡曲扎大师所研习的医学均为苏派医理。原哉寺中的塔布仓即为直贡医理讲习之处,后来又在热钦木建立了一所医学学校。主要依据的医典为直贡曲扎名著《〈四部医典〉释难注解》、《珍宝例规》、《论说续单部问题答第司桑杰嘉措之问·消除疑难点》、《帮木病治疗·益寿救死》、《各疟疾之对治直派大黑药之药理及实践》等直派自己特有的典籍。

  为保护和传承直贡藏医,曲吉桑布50年如一日。

  他自费在拉萨成立直贡藏医流派传承工作室,一边看病,一边传承。同时,组织人力物力,进一步梳理本流派的传承脉络,使流派历史渊源更加清楚有序,整理本流派历代典型医典,提炼学术思想,开发特色藏药处方,建立特色诊所,使藏医直贡流派医学更加系统和实用化。现在,诊所每周门诊人数达500人次。

  目前,曲吉桑布已列出传承的时间表:在人才培养上,每年举办一次直贡藏医流派人才培训班,每次不少于50人;与西藏红十字会、德国尼玛协会合作,每年深造15至20名医生。在建立特色诊所建设上,将创办面积达500平方米、医疗人员达5至7名的直贡藏医流派特色诊所。在直贡藏医流派理论研究上,将深入挖掘和整理,提炼学术思想,编著《直贡藏医流派史》、《直贡藏医流派藏药图谱》、《直贡藏医流派传习教材》等3部著作,发行《直贡藏医》学术期刊,每年刊出两期。在研制特色制剂上,针对直贡藏医流派对巴木病、骨折病和肝病等疾病具有疗效,开发研制2至3种特色内部制剂……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997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由曲吉桑布撰写的藏文书籍《直贡流派集要》;1990年,他的论文《浅谈直贡藏医流派理论》在中华医学西藏论文集上发表,2000年,他的论文《直贡藏医概况》在国际藏医学术论文集上发表,2004年,他的论文《直贡流派理论中“非典” 的防治方法》在全国藏医学术会上发表;2005年,他的论文《藏医临床病例书写规范的重要性》在全国藏医学术会上发表;2012年,他的论文《论如何发展藏医藏药》在全国藏医学术会上发表……

  记者观察:

  随着时代的变迁,直贡藏医派正经受着来自市场经济和内部文化的冲击,面临着消亡的危机。目前从医直贡藏医派的,在全国仅有100余人,后继乏人现象相当严重。全面、完整、系统地保护直贡藏医派的药理配方和技术特点,培养下一代直贡藏医派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责编:于超)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