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藏韵谈话坊

阿里森林公安局长旦达:羌塘自然保护区的“守护神”

王军    发布时间: 2013-11-21 15:40:00    来源: 新华网西藏频道

  17年如一日呵护着藏羚羊的生存繁衍

  刚入警时,当时的西藏森林公安,一穷二白,要啥没啥。一方面,机构人员少,办公办案条件极其简陋,五六名干警就挤在一间办公室,下乡巡逻就只有一辆旧吉普车。另一方面,由于当时野生动物在国际市场上的高额利润,许多犯罪分子把罪恶的黑手伸向了羌塘保护区,大肆捕杀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攫取价格高昂的“软黄金”,保护区一下“狼烟四起”,处处危机。

旦达拍摄的金丝野牦牛。
旦达拍摄的金丝野牦牛。

  旦达一到任,便临危授命,担任地区森林公安局副局长,举起了反偷猎的大旗。“森林公安是打击非法偷猎的主力军,如果不打击这些犯罪分子,要我们森林公安有什么用。”面对猖獗的偷猎犯罪,旦达义愤填膺。他说,“我们一定要集中警力,保持严打态势,务必把偷猎分子的气焰打消掉,报一方平安。”

  说到做到的耿直秉性,是旦达这个藏西北牧民后代遗传基因的产物,也是多年在部队摸爬滚打磨练出来的优秀品质。

  17年里,旦达利用“可可西里一号行动”、“春雷行动"、“猎鹰行动’’“候鸟行动"“绿盾行动’’等各次专项斗争的机会,身先士卒,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经过治理,猖狂一时的偷猎活动明显得到遏制。

  每年藏羚羊交配期和产仔期都是偷猎活动的高发期,冬季的风雪严寒、夏季的雨雪泥潭和盗猎份子都给深入保护区内巡逻的森林警察们带来了生与死的严峻考验。

  17年来,旦达一直坚守战斗在这片高原生灵的栖息地,不顾个人的安危,深入严寒的羌塘自然保护区严格执法、紧密巡逻,带领队员们参加大型巡逻几十次,行程达20多万公里,破获非法偷猎野生动物案件110起左右,其中刑事案件80多起,破获8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2人,起诉92人,共缴获藏羚羊皮1000多张,缴获藏羚羊头角700多个,共缴获作案工具小口径步枪40多只,藏式火药枪450支,藏式套子30600多套,交通工具摩托车40多辆,东风车12辆,小型吉普车和小型货车9辆。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一次巡逻中,偷猎分子就在眼前,但由于民警长时间的奔波,体力早已不济,眼睁睁地看着罪犯从我们眼前溜走。旦达感到十分的痛惜。为此,部队出身的旦达通过加强阿里林业森林公安的业务培训,从最基本的擒拿、搏斗入手,苦炼体能;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特别是在枪、酒、车、赌上狠下猛药,进行严格管理等措施提高森林公安综合素质。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民警的精神面貌得到很大的改观,进一步提升了队伍的战斗力。

  17年驻守“生命禁区”,旦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诚。旦达已记不得在羌塘巡逻过多少次,有人统计,以他一年巡逻7次计算,每次都在4000多公里以上,他的足迹已经绕了地球好几圈。他手里破获的案子多达百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上千万元。由于成绩突出,他先后被国家、自治区、地区评为先进个人,先后获了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个人、全国野生动物保护先进个人等许多荣誉。

  旦达,在他平凡的岗位上千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如今,他并没有在成绩面前停滞不前,而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投入到新的、更加艰苦的工作中,去谱写那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壮丽凯歌。

  “一切成绩都只是漫长征程的新起点,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战斗,才能无愧于森林卫士的光荣称号”。旦达说。

(责编:于超)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