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爱在日出日落间——西藏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诺桑的“追光梦”
光代表着希望,也代表着梦想。西藏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诺桑便是一位从事光学研究的专家,研究西藏的阳光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在诺桑看来,只有坚持多做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事情,才会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些。
1987年,诺桑从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分配到西藏大学任教。因为表现突出,1999年又被西藏大学派送挪威留学。在挪威,诺桑获得光学专业硕士学位,以及太阳能辐射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诺桑学成回国,在家乡开始了他的追光之旅。诺桑说:“我很想西藏,回来以后肯定要为家乡做点事情,对不对,那做什么事情?就是跟西藏息息相关的光的这一部分。”
为了让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博士毕业的诺桑回到西藏,便立即投入到实验室和研究所的筹建工作当中。2004年,西藏大学第一批校级研究所成立,其中便有诺桑主持建立的地球物理研究所。时隔两年,诺桑又主持建立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太阳能紫外线实验室。而此时,还没有人对西藏的太阳能紫外线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诺桑说:“那个时候我们先只测太阳紫外辐射,西藏就只测拉萨的。近年来,随着研究工作的发展,我们逐渐开始测各地区的,这些数据是全球唯一的。”
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诺桑对太阳紫外线的研究观测也取得不菲的成绩。他的观测数据不仅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家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还为西藏建立太阳能电站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而此时,诺桑对光的研究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对光的观测,转化到对光的实际应用。诺桑说:“我们研究一些新的电池,新型的,不是硅电池。 西藏具有丰富的资源。比如说一些植物,色素含量很丰富,这个色素可以吸收光,吸光以后,可以放出自由电子,也就是说这个光变成电,这个电我们就通过一些装置收集起来,可以形成电流,也就是可以发电。我们有一种电池叫做燃料敏华太阳能电池。”
就像许许多多开创性的项目一样,新型电池研究立项初期,诺桑也承受了不少的压力。诺桑说,别人觉得新型电池的研究开发是异想天开,以前别人告诉我,让我不要做这个太阳能电池,需要很多的设备,需要很多的人力,需要很多很多的财力。为了让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诺桑多方沟通、几经努力,最终使该项目通过自治区和科技部的科技项目立项批准。经过5年的研究,现在这种叫做燃料敏化太阳能的环保新型电池已初见雏形。
诺桑告诉记者:“要实现你的梦想,你首先要勤奋劳动,其次,你应该要有勇气,很多事情,想做就做,不要只停留在幻想阶段,必须要创新去尝试。没有创新的话,你就没有路走。”
诺桑一直坚信,实现梦想,就是要坚持不断地创新。如今,诺桑已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在业内和区内外已经享有盛誉。但他却告诉我们,现在他的梦想只实现了一半。“我觉得到现在,基本上实现了一个目前的理想。培养高端的人才,是我以后的一个梦想。如果我能在有生之年取得很多科学成果,对于我们这个社会有点用,能让我们的下一代生活得更容易一些,那我就觉得实现了我的价值。”
近5年来,诺桑主要从事西藏太阳能等领域具有高原特色的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他主持承担的科研项目涵盖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等;主持建立西藏高原太阳辐射资源观测网站基地,首次在西藏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太阳辐射实时监测网;主持建立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太阳紫外线实验室”,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已经获得了硕士点,正在申报博士培养计划;主持建立西藏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主持建立新型太阳能电池——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试产平台。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