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藏韵谈话坊

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记尖扎县计生服务站站长卓玛措

赵静 关青兰    发布时间: 2013-06-24 10:28:00    来源: 青海日报

  乐于奉献的风范

  县计生服务站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卓玛措基本上是每例手术都要亲自上。有时候,在手术台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最多的时候一天下来要做十三、四例手术,顾不上吃饭是常有的事。长期的疲劳,使她的身体严重透支,出现虚脱、休克的事也常有发生。她戏称这是“手术后放松综合症”。

  2000年9月,在直岗拉卡下乡服务时,卓玛措一个上午连做了13台结扎手术,由于疲劳过度,晕倒在手术台旁。在同事们的再三追问下,她才说自己在1997年就已检查出得了子宫肌瘤,平时出血严重,造成严重的贫血。

  在卓玛措的时间表上,几乎没有作息时间和节假日,半夜三更,只要是群众需要,她二话不说就赶过去。 1996年的元旦,加让乡的一位藏族妇女在家生孩子,由于接生方法不当,造成胎盘外露,家人拉着生命垂危的产妇来到计生服务站,正在休假的卓玛措紧急叫来两位同事,迅速展开了抢救产妇,一个小时后,手术成功,产妇得救。家属一个劲地称她为“救命恩人”。

  昂拉乡牙那东村的藏族妇女项吉措玛给我们讲了一个“卓玛措送来的孩子”的故事。原来,吉措玛结婚多年未怀孕,去找卓玛措看病,一次、两次,经过卓玛措的多次的药物心理调理后,终于有一次,卓玛措给她做检查时,欣喜地告知她已怀孕,接下来的日子里,卓玛措又从饮食起居、身心健康教她怎样保胎、怎样孕育、直至孩子出生。项吉措玛说“这个孩子就是卓玛措给的”现在儿子已经上学了,卓玛措对这个孩子一直很牵挂,经常送去文具、新书包。

  今年49岁的卓玛措也有一个16岁的儿子,提起孩子,她眼眶里转动着泪花:“我这辈子最愧疚的是没有好好地照顾儿子。孩子从小就吃的是百家饭,我很少给他做饭,更别说照顾他。孩子三岁时,发高烧,我却在下乡,儿子住了三天院,病好了,却留下了后遗症——鼻窦炎。”

  今年已上高二的儿子,孤身一人在西宁上学,由于平时工作忙,卓玛措根本顾不上孩子,马上孩子要面临着高考,卓玛措也只是打电话询问一下……

  卓玛措说:“说实话,不是我不爱家人,不是我不想回家。但我不能走,我放不下这里纯朴善良的农牧民姐妹,放不下为群众服务的平台。”

  记者手记

  卓玛措不善言辞,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她几乎记不清她为多少人做过手术,她救活过多少人的生命,她说不上自己做过什么好事,但是,被她服务过的群众却清楚地记得这位纯厚善良的好“曼巴”,我们采访她的领导、同事、朋友、乡村干部、她服务过的农户,从他们讲述的一个个故事中,从他们对卓玛措亲热的态度中,我们不时地感动着,深思着……一个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一意为群众着想的党的好干部的形象,在我们的心中越来越生动、鲜活。卓玛措说过,“我从小就生长在农村,父母教育我对老百姓要向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作为一名基层的医务工作者,给育龄妇女带来健康,是自己最大的满足。”朴实的话语道出人生的价值。“生命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这种价值的最高体现,就是有没有使很多其他生命因你而安全,而高兴,而解困。”

  卓玛措的人生价值就在于此。

(责编:南卡)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