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锴(右)接受荆楚网记者采访
在人生最为美好的二十几岁, 你会选择在条件优越的城市里尽情享乐,还是扎根艰苦的山区甘于寂寞?在玉树县,来自中国建筑的80后小伙时锴给出“青春无悔”的最好诠释。
2010年4月,玉树地震发生后,24岁的时锴毫不犹豫的主动报名参加援建工作,当年7月走进了雪域高原。单位分配给他的援建点布让村在大山深处,海拔最高、自然环境最恶劣,语言不通、水电不通、信号不通,网络不通。一条进山的5公里盘山路,仅容单车单行,一边是悬崖峭壁,另一边是几十米深的山谷,180度的回转弯多达十几个。
大山深处生活的艰苦超出了从小生活在城市的时锴的想象。在布让村,时锴住的是帐篷,最冷时温度达到零下十几度,晚上睡觉和工友们挤在一起,每人盖上四五床棉被,仍是冻得瑟瑟发抖。由于进村的路凶险,时锴一个月才回指挥部洗一次澡,有时自己都受不了身上的臭味。在村里,时锴和劳务队伍一起吃饭,饮食上的不习惯让时锴患上胃病。援建期间,光胃药就吃了上百包。
面对如此艰苦的条件,年轻的时锴没有任何退却。“我想为藏族同胞建最好的房子”这名腼腆的80后告诉荆楚网记者,这是他坚守深山的动力。
身体的折磨尚且能够忍受,藏民的不理解,往往最让时锴苦恼。
有一次,一户藏族老爹找到时锴,比划着要求给他家盖房子时,混凝土要多放水泥、少放沙石,认为这样才坚固。但是专业知识告诉时锴,混凝土的配比是有科学依据的。于是他坚决不同意对方的要求。由于语言不通,藏族老爹误以为时锴是顾及成本不答应,越争执越激动。康巴人的性情火爆,老人家竟拔出锋利的藏刀。内心的恐惧曾经一度让时锴想要答应他的要求算了,但职业道德告诉他,施工质量来不得半点马虎。时锴找来村里上过学的年轻人做翻译,解释他坚持原则的理由,终于得到藏族老爹的认可。事后,布让村村长格尕把时锴邀请到家里,风干肉、奶茶、点心、饮料摆了一桌,为他压惊。
时锴告诉记者,他在玉树援建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更多的是收获了感谢与尊重。当布让村136套住房顺利交付时,乡亲们围着他和工友开心的载歌载舞,村委会还特地送来了锦旗。在那一刻,所有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
(责编: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