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西藏自治区话剧团成立50周年,50年来,在西藏一代代话剧人的努力下,西藏话剧界人才辈出,大型话剧精彩纷呈……
上世纪60年代初,第一批藏族话剧演员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他们的毕业汇报剧目《文成公主》在上海、北京、西藏等地引起轰动,演员们受到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当年,周恩来总理对他们说:“你们是高原上的话剧种子,要在西藏生根、开花、结果。”
50年的风雨历程是西藏自治区话剧团拼搏奋斗的历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他们让周恩来总理当年的寄语成了现实——当年话剧的种子现在已经在西藏生根、开花、结果。
在西藏自治区话剧团成立50周年的日子里,让我们一同回顾西藏话剧的发展历程,重新认识那些淡出人们视线的话剧界的元老们、那些正当红的明星们,还有那些在幕后默默奉献的编导、美工们,以及那些已经离我们而去的老艺术家们,以此来表达我们的敬意……
洛丹一直是“管家专业户”。
洛丹:西藏自治区话剧团团长,1981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国家一级演员,2007年获得中国话剧“金狮奖”表演奖;曾在大型话剧《穿越巅峰》中饰演男主角之一扎旺,并担任制作和艺术监制,该剧荣获第五届中国话剧艺术节二等奖和中国戏剧创作金奖。
认识洛丹团长有些年头了,因为他以前是业务副团长,很多事都是他在接受采访,他是记者认识的最配合采访的领导之一。1981年从上戏毕业到自治区话剧团,他接演的第一个角色就是话剧《阿古顿巴》中的管家,这个角色为洛丹今后的演艺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能是太传神了,以至于后来找他饰演的角色几乎都是管家,连他自己都记不清自己演了多少个管家了,按洛丹团长自己的话说“演管家演得都想吐了”。但现实生活中,身为团长的洛丹,很多时候是在管大家的“吃喝拉撒睡”,说白了还是一个“大管家”。看来,洛丹团长想摆脱管家的影子还真的挺难 。
青稞垛上,练就了一个艺术家
洛丹出生在拉萨,据说他当年生活过的那个叫红旗村的村子现在还在,而且连名字也还没改。按洛丹团长的话说,那时候自己家里的成分不好,连小伙伴大多数都不和他玩,因为那时候是讲究划清界限的。
“邻居贫下中农的孩子们还是有找我玩的。”洛丹团长笑着说,“就是他们时不时地要找我给他们唱歌,而且是站在青稞垛上大声唱,那不是惩罚,是他们真的喜欢听我唱歌。我觉得唱歌是需要天赋的,加上在青稞垛上的练习,所以唱歌就成了我敲开自治区话剧团大门的敲门砖。后来能顺利进入上海戏剧学院,还是我作弊请学校开了一个证明,证明我的成分是好的,不然我就没有机会了,因为那个年代注重成绩,但更注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