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藏韵谈话坊

罗布丹增:西藏“糌粑大王”的幸福人生

吉哲鹏 黎华玲    发布时间: 2011-07-04 13:38:00    来源: 新华网


罗布丹增和夫人在自己的藏式别墅里。新华社记者拉巴次仁摄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白朗县嘎东镇是西藏的优质青稞产地。顺着嘎东镇绿油油的青稞田往贵热村走去,“哗哗”的水磨声渐渐清晰,循声便到了罗布丹增的糌粑厂。

  1995年以前,这位翻身农奴的儿子忙活一年的收入也就4500元左右。如今,他已成为资产过千万、年纯收入180万元的西藏“糌粑大王”,住上了“四梁八柱”的好房子,6个子女在北京、重庆上大学。

  让西藏糌粑走向世界成为他正在努力实现的目标。

  在糌粑厂里,49岁的罗布丹增正指挥工人建造厂区办公楼。参观了厂房后,罗布丹增将记者带到自家的藏式新房前,两层高、800平方米的新房气派大方,50平方米的大客厅宽敞明亮,装饰着精美的藏式图案,电视、冰箱等各种现代化家电一应俱全。阳光从窗子洒进来,他的妻子宗吉在客厅一角缓缓纺着氆氇。

  在舒适的藏床上喝着甜茶,罗布丹增和宗吉都掩饰不住眉宇间骄傲的神情。“在旧西藏,只有噶厦政府的贵族们才能用‘四梁八柱’,现在我这个农奴的儿子也住上这么气派的房子,真是托了共产党的福啊!”

  和许多藏族企业家一样,罗布丹增的父亲和母亲过去都是农奴,睡的是石头床,盖的是烂棉被。直到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他的父母才获得了人身自由并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但一家人的生活还是很拮据。“我10多岁时,全家人仍挤在一个4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子里。1995年,家里16亩青稞地的收入只有4500元左右。”罗布丹增说,随后靠着银行的贷款,“以钱生钱”成就了今天的糌粑事业,一家人的生活也随之今非昔比了。

  1995年,趁着扶持农民发展的政策优惠,罗布丹增在县信用社贷款5万元买了一辆东风货车搞运输。1999年,他还清了贷款,用剩下的18万元在白朗县投资开办了当地第一家糌粑加工厂。2001年至2005年,他从银行贷款80万元用于糌粑厂的扩大再生产,并组建了白朗县康桑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洛丹”牌糌粑。

  2006年,罗布丹增干了一件大事:他和乡干部千里迢迢跑到四川成都,邀请四川大学的专家和有关厂商的技术人员,到白朗县为自己的糌粑厂量身定做了一套青稞烘干、烘炒设备,整个设备花费达上百万元,让糌粑厂上了规模。

  “每年收入的90%都用来买机器、建厂房,‘以钱生钱’才能让糌粑厂迅速发展壮大。”罗布丹增说。2011年,糌粑加工厂年生产能力达700多万斤,有78名工人、2000万元固定资产、1700万元年销售总额,罗布丹增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西藏“糌粑大王”。

  在他家的客厅中央,放着许多合影,其中一张他和胡锦涛总书记的合影最为醒目。“我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到北京参加十七大,在人民大会堂我们受到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回忆当时的情景,罗布丹增兴奋地说,总书记非常关心我们藏族农民的生活,问我现在生活怎么样,种田之外有什么收入……

  虽然身价已过千万,但罗布丹增仍不时“忆苦思甜”。“青稞脱了皮,做的糌粑才会香。农奴翻身了,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罗布丹增说。念叨着忠厚朴实的乡亲们,他又成了贵热村的致富带头人。糌粑厂里78名工人中七成以上都是村里的农民,每人每个月最少也能挣2000多元。 2010年7月,罗布丹增向种植户提前订购了300万斤的绿色青稞,带动整个嘎东镇青稞种植户户均增收1300元左右。如今,罗布丹增正在扩建糌粑加工厂,还打算招聘两个大学生,把“洛丹”牌糌粑摆上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超市货架。

  “虽然‘二牛抬杠’的传统耕作方式在西藏仍可以看到,但西藏传统农牧业正加速向现代农牧业转型。”罗布丹增认为,“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农牧民‘钱袋子’会越来越鼓。”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西藏已落实农牧业基本建设项目中央投资43.18亿多元,比“十一五”规划投资增长85%,扶持和培育了13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其中有7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各级龙头企业辐射农牧户逾3万户。

(责编:南卡)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