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西藏,他是庄园主的放牧娃;新西藏,他完成人类首次从珠峰北坡登顶的壮举。他叫贡布,他的传奇一生与珠穆朗玛、与登山运动结下不解情缘。
2011年6月初,记者在贡布位于拉萨市区的家中采访了他。贡布已79岁高龄,两鬓斑白,但眉宇黝黑浓密,精神矍铄,青铜色的脸颊,慈祥中透着刚毅。谈起登山和珠峰,贡布显得健谈且思路清晰。
贡布的家乡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一个小村庄,小时候他是当地庄园主的放牧娃。一直到23岁,他每天的生活就是为庄园主放牧,烧火做饭,收青稞,还要时常提防庄园主的责打。偶尔抬起头,他可以看到远方耸立的珠穆朗玛峰。当时的他不会想到,有一天,他将登上这座山峰。
1955年,贡布的家乡来了几名解放军。解放军自己擀面做饭,临走还给庄园留下几块大洋,作为在庄园几天的驻扎费用。他们与掠财劫色的噶厦政府藏兵完全不同。“第一次见到解放军,他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贡布回忆说。
这次经历,给生活困苦的贡布带来希望。1956年在熟人的指引下他步行九天到达日喀则,参加了解放军,从此他的人生翻开崭新一页。
1958年,国家体委访问团来到西藏,为攀登珠峰招募队员,身体健壮的贡布幸运地入选登山队。
在世界登山历史中,西方国家登山队在几十年中屡次尝试攀登珠峰。直到1953年,新西兰人希拉里和夏尔巴人丹增才通过线路较短的南坡,首次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然而,线路较长、环境恶劣的珠峰北坡依然被认为是“不可攀登的线路”。从1921年开始,英国登山队曾7次试图从北坡攀登珠峰,均遭失败。
上世纪60年代初,为了确保成功攀登珠峰,国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拿出大量财力、物力,组成了200多人的大型登山队,贡布即是队员之一。
1960年4月,登山队抵达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开始从珠峰北坡向世界之巅冲击。经过前三次攀登,登山队五名队员最高到达海拔8500米处,但由于出发时间把握不准和剧烈的天气变化,不得不中途退回大本营。
5月中旬,贡布随登山队三十余名队员,再次向珠峰发起冲击。5月24日中午,抵达珠峰著名的“第二台阶”脚下时,登山队只剩下贡布、王富洲、屈银华、刘连满4人。
“第二台阶”海拔高度8680至8710米,是块近乎垂直、高度在20至30米之间的岩石,由于异常险要,被称为“连飞鸟也无法逾越的地方”。
“那块岩石几乎没有裂缝,岩锥找不到切入口,”贡布回忆说。面对上下两难的处境,贡布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死也要死在顶峰上!”
四个人想到了搭人梯的办法,刘连满让出自己的氧气瓶,并为队友当人梯,让贡布等人踩在自己肩膀上,终于在陡峭的岩石上楔入岩锥,攀上了险峻的“第二台阶”。但是,刘连满此刻已耗尽最后一丝气力,不得不放弃登顶。
冻伤、疲劳和极度缺氧,让前行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绝不后退”的信念支撑着他们。5月25日凌晨,贡布、王富洲、屈银华在历尽艰险后,终于到达了顶峰。
登顶成功的贡布与队友,在拉萨和北京受到英雄般的欢迎。1964年,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亲切接见了贡布。如今这张珍贵的照片还摆放在老人家里的客厅中央。
珠穆朗玛磨砺了贡布,也带给他诸多荣誉。“1965年,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的牌子就是我亲手挂上去的。”贡布颇为自豪地说。
2008年6月21日,北京奥运“祥云”火炬开始在拉萨传递,贡布是第一棒火炬手。
“由于有心脑血管疾病,家人担心我的身体,就把急救药塞在我的袖子里,以防万一。”也有人劝他可以走着传递火炬,贡布却说:“哪有走着传递火炬的?我一定要跑完自己那段路程。”他依然保持着当年登山队员的那股劲儿。
登山带给贡布诸多机遇与光环,贡布也用一生来回馈这片养育他的雪域高原。
“登山带动了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应该感激和保护这片雪山。”贡布对雪山心怀敬畏,他提倡有序开发,保护雪山自然生态环境。
藏北无人区违法狩猎野牦牛、藏羚羊、攀羊等珍稀动物的情况曾经非常猖獗,一些珍稀野生动物数量大幅减少。1989年,已经56岁的贡布参加了藏北生态环境考察队,两个月考察使贡布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已刻不容缓。在他的奔走呼吁下,西藏“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立。
贡布还建议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登山运动有序开发。“近几年,去珠峰的人越来越多,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冰川一直在退缩。”
晚年的贡布和老伴与女儿、外孙一家生活在一起,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
贡布的两个孙女和外孙女的名字都是他取的,四个孩子名字里都有“珠穆”二字(珠穆在藏语中意为圣女、女神),以此纪念珠穆朗玛峰,足见老人对于珠峰的深厚感情。
最近,贡布正用藏文编撰西藏20余座雪山的情况,包括高度位置、周围地貌、民间传说等。他对登山事业还有很多设想,例如:设立“高山研究会”、建立全面的西藏山峰档案等。“我还希望能早日建立‘中国登山博物馆’,将过去登山的那些珍贵物品妥善保存。”
贡布感慨地说,过去登山训练,物资装备奇缺,每次任务完成后甚至连袜子都要上缴,下次任务再分发下来。“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许多人为登山事业付出了太多太多!”
(责编: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