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张成治作为《西藏解放史》编委会成员在成都与老战友们合影。前排数起第三排右三为张成治。(图片来自网络)
依照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中国人民解放军60年前从各路进藏,而几个进藏的主要部队,都曾在行军路上出过油印小报,我们这次故事的主人公要讲述十八军先遣支队从昌都向拉萨的进军途中,坚持出油印小报《新闻简讯》的历史场景。而《新闻简讯》之后与从西北进藏的十八军独立支队所出的油印小报《草原新闻》合并,到1952年又改版为《新闻简讯》,并从油印走向铅印,内容上逐步开展地方新闻报道,《西藏日报》便由此基础发展而成。张成治今年虽已84岁高龄,但声如洪钟,精神爽朗,对当初开拓高原新闻事业的回忆,有着言无不尽的热情。
“在进藏之前,我在重庆《新华日报》工作。按照安排,我进了十八军,也就结缘了西藏,这辈子一共在高原工作了38年,我的孩子现在仍在西藏。”如今已退休在四川成都颐养天年的张成治,道出了此番开场白。
1950年6月份,张成治作为十八军战士,跟随直属单位徒步10多天抵达昌都,在这里被编入十八军先遣支队政治部宣传组。“从昌都到拉萨有2300多里路程,路上人烟稀少,那时候半导体收音机也是个稀缺货,消息闭塞,为了让官兵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组织决定让我和《建军报》的编辑韦超出一张油印报。”
张成治说他们“非常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并将它看得“神圣而又光荣”。经过研究,最终确定油印小报以报道时事新闻为主,主要抄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录新闻,张成治负责收音和编稿,韦超则进行刻写和油印。装备来自于他们从有关部门要来的一部很旧的军用收音机和一部半旧的油印机,再就是领了一些蜡纸、油墨之类的用品,加上行军帐篷,所有的家当只够装一副马驮子。考虑到这张征途小报内容简单,便定名为《新闻简讯》。
1950年的7月25日,张成治和战友韦超在十八军先遣支队从昌都出发前往拉萨的第二天,编辑出了第一期《新闻简讯》,“之后,即使条件再艰苦,也是每隔两三天出一次油印报。”
张成治说,每每回忆起出油印报,脑子里就会出现一个场景:临时支起的行军帐篷里,战友们入睡了,他在昏暗的烛光下,打开收音机,奋笔抄收记录新闻。那段时间经常早晨5点起床,每天赶路七八十公里,晚上11点过后才抄完新闻睡觉。所以每天要做的,就是争分夺秒补觉,哪怕十分钟,哪怕是在还有着雪渣子的泥路旁。
如果遇到收音信号不好,只能第二天宿营后提前收听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也就这样,张成治练就了强记速记的本事。他说:“我记得有一次翻越海拔6000米的丹达山,那时候温度应该在零下10多度,钢笔写不出墨水,只能含在嘴里让笔回暖,油印时油墨也印不出字,韦超也用上了土办法,用蜡烛边烤边印,几十张小报我们印了一两个小时。”
在十八军中传阅的油印小报《新闻简讯》,发挥出了传播的力量,张成治说:“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新闻让战友们感到振奋和鼓舞。”
藏文版的《新闻简讯》(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西藏日报》创刊后不久,十八军人背畜驮从内地带进藏的国产圆盘印刷机,也是西藏最早的国产印刷机。摄影:饶春艳
1950年的9月9日,十八军先遣支队抵达拉萨,油印小报《新闻简讯》随之完成了历史使命。不过,根据实际需要,张成治依旧坚持收音和出报,当年的10月下旬,十八军军长张国华和政委谭冠三率领十八军主力部队到达拉萨后,《新闻简讯》才暂时告一段落,先后共出了33期。1950年11月份,张成治转到地方,开始创办地方小报《新华电讯》,并和从西北进藏的十八军独立支队油印小报《草原新闻》合并。1952年10月,《新华电讯》改版为《新闻简讯》。
即使这个时候,西藏作为新闻的处女地,虽然依旧是油印报纸,但是内容日渐鲜活,张成治还记得,最初在拉萨,办公地点是一间藏式经堂,“里面连桌子板凳都没有,我们起初就趴在一个藏柜上编稿、刻钢板和印报。那时拉萨根本没有电,抄收电讯全靠几个摇机员手摇发电。印报最困难的是纸张,多方联系难以解决,只好通过供给部门从拉萨街上买来一些西藏生产的土纸印报,最早的油印小报《新华电讯》,就是用疙疙瘩瘩的土藏纸印出来的。”
这段新闻创业的日子,张成治同时收获了爱情,并将家安在拉萨。从1955年上半年开始,中央从《人民日报》、新华总社以及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云南等许多省报抽调了一大批新闻业务干部进藏筹办《西藏日报》。
1956年,《西藏日报》正式创刊,西藏新闻也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时代。50多年来,该报从油印发展成铅印、轮转铅印、胶印和激光照排,几年前,引进了采编电脑化,从此告别“纸”和“笔”。张成治说,这些先进的编采技术手段和设备,是他当初窝在牦牛帐篷里就着烛光编稿时所没有想到的。
后来曾担任《西藏日报》副总编辑的张成治,作为一个富有经验的记者、编辑和新闻管理者,见证了西藏的繁荣和进步,回顾在西藏走过的38年,他用自己曾经写过的一首词《水调歌头·高原创业情》中的一句来总结自己,那就是,“耕耘处女地,收获艳阳天”。
(责编:宁真/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