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则 摄影:刘志华
登山是什么?我拿这个问题去问那些登过珠峰的勇士们。有人说,登山是一种团队精神。还有人说,登山是一种极限运动。有人感慨,登山或许就是一种信仰。当我把同样的问题抛给曾经攀登过14座世界高峰的传奇式英雄洛则时,我没想到他会那么不擅言辞。
坐在我面前的洛则,想说什么,但还是摇了摇头,说,我没想过。
这位来自日喀则拉孜县的牧民子弟,12岁的时候曾经梦想去当兵,虽然那会儿他已经具备了当兵的体格,还是意外的落选了。当时,他正在长身体,一天三顿糌粑,放完羊还没到家就饿了。听说村里出过两位登山运动员,他们吃那种压缩的食品,只要手心大的一小块儿,就可以几天不知饥饿。这种神话般的传说,令洛则无限向往,向往着远方未知的世界。
1984年再次参加体检时,洛则已经23岁。他没想到的是,这次通过的体检依然没能让他当上解放军,而是成了登山队的一员。这一次,他亲身经历了那些村里传说的事情。他终于吃上了苹果,这种清脆香甜的果子比他从小吃过的小沙果好吃多了。在大本营里,他还喝到了啤酒,第一次喝,他当场就吐了。“什么呀,还没酥油茶好喝呢!”一声抱怨,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也成了日后同伴们经常打趣的笑柄。
有人说,登山如同修筑房屋。从打地基开始,坚实的基础才能确保建筑一点点平地而起。对洛则而言,最初的训练似乎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艰难。如同他每天赶着牛羊在山颠间行走,无论风雨,他好象天生就已经习惯了,走不同一般的羊肠小道,在群山间奔跑呼啸。然而,一旦进入真正的集训,当他不得不重复各种规范的技术动作,不得不面对看似繁复,但又必须适应的前辈们总结的基础技术时,他才发现,登山并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儿。现在,为了确保安全,他不得不学习,把这些技术,变成身心合一的习惯。
很快,他与同伴们接到去卓奥友峰的任务。第一次真正的登山,洛则担负运输之责。他忽然发现,平常自以为重复了无数遍的技术要领突然不知去向了。冰爪打滑,背上的油桶如千钧重负,当他左摇右晃看到脚下的悬崖峭壁,竟然因不适应突然增高的海拔,头疼起来。
没有人知道洛则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在随后的六年里,洛则所做的全部努力,就是有一天能够攀登珠峰。
1990年,登山队最年轻的运动员洛则终于等来了中苏美和平登珠峰的时刻。他与队友仁那被分在了第三组。他们跟在第一、二组之后,如果前面两组队友们成功了,就可登可不登了。洛则和仁那起先呆在大本营里,他们听到第一组登顶成功的消息。随后又听到第二组准备突击登顶的消息。“我们偷偷上去吧。如果天气变化,下一次机会,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了。”比洛则年长的仁那终于按捺不住自已的心情,征询洛则的意见。
“上。”洛则说。
他们早上六点多起床,七点多出发。从7028米的大本营出发,很快就登到了7790米。稍事休息,两人又朝着8300米走去。到了8300米营地,两人才拿出话机与大本营联系。“我们已经到了8300米营地,让我们登顶吧。”大本营同意了。
这一夜,两个小伙子宿在海拔8300米的营地上。他们第一次看到星星仿佛挂着眼皮上,那么明亮闪耀,伸手就可触摸。漫天星光下,并不遥远的珠峰似乎近在咫尺,在向他们招手。
“明天一定是个好天气。”
“我们一定要成功登顶。”
像是相互安抚,又像是在相互激励。两个小伙子顾不得寒冷的夜风,越说越兴奋。就在攀登珠峰的前夜,两人竟然失眠了。
第二天早早出发,快到8500米时,第一缕阳光也正好打在了珠峰上。他们远远的看着第二组的桂桑大姐和她的队友们正在跨越第二台阶;等洛则和仁那到达第二台阶,桂桑大姐已经快到顶峰了;等他们到达顶峰时,桂桑大姐正拿出报话机与大本营联系。
他们在顶峰汇合了。
这也是桂桑大姐错失了1975年珠峰登顶15年后第一次登上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