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藏韵谈话坊

江觉迟:为藏区儿童开一扇窗

周怀宗    发布时间: 2010-08-19 08:39:00    来源: 北京晨报

  五年前,一个自小生活在城市的安庆女孩,只身进入藏区深处,她看到了一个贫困、与现代文明隔绝的真正的藏区。从此她留在了那里,为援助那些在灾难中失去父母的孤儿,这一住,就是五年。五年后,青春消磨,疾病缠身,再回城市,已与当年的朋友产生隔膜。

  然而,她收获了不一样的财富,藏区的孩子已成为她的家人,回到城市是为了治病,她还会回去,她说“只要身体能坚持住”,因为那里,才是她的人生。

  常人看不见的西藏

  晨报:2005年的时候,去西藏的人应该还不多,你为什么会想到去西藏?

  江觉迟:我原本是一个酷爱旅行的人。有次机缘去走川藏线。我像每一个行者一样,潇洒地以观光形式走完那个看起来很富有、很美丽也很艰险的川藏线。只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改变了我以后的路。

  晨报:是什么让你留在西藏?

  江觉迟:一次在穿越川藏线的路上,遇到了泥石流,同行的人都返回了,我独自继续往前走,结果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那里住的藏民和川藏线上的藏民,生活完全是两个样子,我惊呆了,他们生活得很艰苦。后来又遇到塌方,身上所带的食品也吃完了,是附近的藏民热情地招待了我,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住在寺院专门为过往僧人搭建的临时住所里,遇到了后来引我到原始藏区寻找孤儿的活佛。我问活佛,这里的居民为什么这么苦,活佛一笑,说带我上山去看看更原始的地方,我跟他去了,那种震撼对我影响非常大。活佛希望我能留下来,教育当地的孤儿。与世隔绝的草原和深山区,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每一次灾害过后,总有一些孩子成了孤儿。后来我回到家,那种感觉挥之不去,等活佛打电话给我的时候,他还没说完,我就决定随他去原始藏区干现在的工作了。

  那些孩子留下了我

  晨报:留在西藏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江觉迟:感受不断在变,刚开始是难以接受,好不容易适应了,所有的新鲜感又都没了,感到无聊,每天记日记,甚至有点苦熬的味道,可当我找到第一个孩子时,那种欣喜,又把我包围了。最大的感受就是不断地找到一个又一个孩子,无论走多少路,翻多少山,遇到多少危险,当你看到他们的眼睛时,那种感受,说不清。

  晨报:你在西藏5年,受了很多苦,怎么坚持下来的?

  江觉迟:第一年可以说是坚持下来的,因为我是突然决定去的,心里根本没有任何准备,而那里的环境异常艰苦,所以说是咬着牙坚持都不过分。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吃他们那儿的食物,吃下去后,肚里就开时翻滚,想吐,正要跑出门去吐,门外突然冲上来一条大狗,吓得我跑回帐篷,想吐的感觉一下子没了,从此竟然也好熬了。后来我告诉朋友,他们都拿这件事笑我,但我对这件事的理解是,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能留住人的地方。你说怎么坚持下来?我想之后的4年,对我来说应该都不算是坚持了,如果硬说坚持,那我就是为了那些孩子坚持下来的,是他们给了我留下来的力量。我把他们千辛万苦地找来,我总得为他们做点什么,再说我喜欢他们,是他们推着我走,而不是我坚持。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