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柱阿姨的第三本书《一个女兵的西藏人生》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后反响热烈。我们受命去采访作者本人。之前,做了一些功课,了解了她作为一名女性勇于奉献甘于奉献的成长经历,颇受感动和震撼。
李国柱
李国柱(中)和本网记者合影
在去李阿姨家采访的路上,我一直在进行着比较:李阿姨幼年记忆最多的是日军的轰炸机、破碎不堪的家园、撕心裂肺的哭喊。我的幼年则是经常徜徉在公园、坐在父亲肩头或依偎在母亲怀中;初中毕业时不满18岁的李阿姨面临择业还是升学,她选择了后者并在学校的地下共青团组织中迅速成长进步,重庆解放她立即报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军政大学,投笔从戎报效祖国。而我这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女孩,初中到高中继续读书为以后谋个好出路的想法似乎顺理成章;18岁——41岁,人一生的黄金时期,李阿姨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西藏,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在修筑康藏公路,参加平叛民主改革等重大事件中,处处都有她的身影,她一直在默默而又积极主动地努力工作着,做着她想做并且认为应该做的,很多很多。在这期间,作为一位女性,她拥有的太少而失去的很多:简朴到不能再简朴的婚礼;高原恶劣环境造成几个孩子先天性心脏病和高原性心脏病,并且长期饱尝与骨肉分离之苦;面对已然是40多岁的丈夫要上战场生死难卜的现实,她揪心痛楚但又大义凛然,与丈夫合影并永久珍藏……而像我这样正在经历青春最美时刻的普通“小女人”,对于亲情、爱情似乎无法割舍……
比较之余,更加体认到了人生经历对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能够产生怎样巨大的影响,而同时已然树立起来的价值观又是以何种强大的力量推动一个人用一生的经历去践行和追求的。李国柱阿姨是用坚定的意志、执着的追求、博大的情怀诠释老西藏精神的进藏女兵群体中的一员。透过她的故事,我们不但能够深入那些“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的可爱可敬可佩的人们的精神家园之中,汲取一些久违的甘露以滋润心灵,同时更能够体会别样的女性人生,去感受她们的奉献,体味她们对舍与得的理解和注释。
《一个女兵的西藏人生》
李国柱
初中毕业继续求学——
舍:择业养家;得:觉悟升华
1949年夏天,李国柱初中毕业了。因为家里穷,无房无地而租房住。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是母亲在镇上开的小面馆,吃客人的剩饭是一家人的家常便饭,而且上学时通常一天吃两顿饭,午饭省略。鉴于这种情况,她的大哥13岁就出去当学徒挣钱后来入伍当兵,她和三哥也曾过继给有钱人去换钱和衣服。即使这样,在她17岁初中毕业面临择业养家糊口还是继续学习的选择之时,她还是选择了后者,只不过选了一所免学杂费、食宿费又给发一套校服的学校。在当时的重庆仅有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师范部招收30人,她苦苦奋战一个多月,最终考取。
在学校里,李国柱的进步思想很快引起了高年级学生的注意。由于目睹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物价飞涨、平民百姓卖儿卖女的凄惨景状,解放之初,李国柱就与同学们自编各种形式的短剧和秧歌在街头、工厂、农村演出,对社会上流传的谣言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同时自己的思想觉悟也很自然地得以升华。这样,当军政大学招收女兵的消息一出,她立刻做出了投笔从戎的决定。用李阿姨自己的话说:“我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二军军政大学,这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
军政大学毕业申请入藏——
舍:安稳中生活;得:磨练中成长
军政大学的生活带给李国柱全新的生活价值观。她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说:“我们在军政大学上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改造思想。”很快,检验他们学习成果的机会来到了眼前。毕业前夕,在学校召开的“支援兄弟部队进军西藏动员大会”上,同学们被18军代表吕松慷慨激昂的动员演说感动得情绪高昂,热烈讨论要不要申请报名。李国柱也跟大家一样,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是留在重庆过安稳的生活,还是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磨练成长?”最终,她选择了后者。审核批准后,她便下决心一定要勇敢向前不后退。来到18军,被分配到52师政治部康藏工作队后,师政治部主任说过一句话:“我们52师机关除文工队外,历史上从来没有女同志,你们是第一批,一定要迈好这第一步,要准备吃大苦、耐大劳……”这些话,成了不断鞭策李国柱克服困难的不竭动力。
初上高原,就遇到了想象不到的困难:上甘孜时由于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胸闷恶心;徒步走过泸定桥(那是一座高几十米,只有几根铁索,每隔一尺铺一块木板,并且中空的桥)时害怕得全身发软冷汗湿透内衣;在解放昌都的准备工作中负重行军、搭帐篷、饮食不适应导致吃了吐吐了又吃吃了再吐;从甘孜到昌都长达上千公里的路程,要徒步丈量走完,尽全力精简了装备(把能不带的东西全部上交)后每人仍然要背四五十斤重的东西……
李国柱和她的女兵战友们就是这样一步步走来,在西藏的土地上,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学习和成长。这样一走就走了23个春秋。从18岁到41岁,她把青春献给了西藏高原。这在他人看来非常难能可贵的精神,李国柱自己谈起来却平淡如常,她忽略了艰苦,提到更多的是这段经历的弥足珍贵:“……漫长岁月里,我同“第二故乡”结下了不解之缘,雪域西藏也留下了我锻炼成长的足迹……在藏二十多年的峥嵘岁月,西藏正处于伟大的历史变革时期,我有幸参与这段实践,真是千载难逢。”这期间,她有太多真实感人的故事,这里暂且选取几个片段,或许能够对她作为一名女性做出的不一般的选择窥见一斑。
主动学习藏语——
舍:返回内地的希望;得:扎根西藏的群众基础
在藏区工作不会少数民族语言可以说寸步难行,进军西藏途中,领导对学习藏语下了硬性要求。但最初,用李国柱自己的话说就是还有些私心杂念,怕学会藏文就要在这个荒凉、贫困的地方呆一辈子,所以消极抵触,应付差事。随着实际工作的不断深入,油然而生的责任感迫使她从排斥抵抗到主动学习,经历了“一边站,试试看,拼命干”的“三部曲”。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她不但摸索出一套学习藏语的诀窍和方法,从“比划通司”(比划翻译)、“通司切嘎”(半个翻译)到能用藏语独立工作,而且更重要的是凭借语言这个特殊的工具,她同藏族人民的感情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互相能够讲讲知心话,大大促进了工作。当然,也正是因为她攻下了藏语关,更加坚定了她长期建藏的信心和决心,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做女人难,在高原做妈妈更难!”——
舍:子女亲情;得:安心建藏
与很多其他同志一样,李国柱把自己全身心地奉献给了西藏,在高原成了家,养育了子女。1953年她的第一个女儿出生了。但那个年代,在西藏工作的父母与孩子长期分离仿佛是“天经地义”的事儿,“父母干革命,子女交给党”,孩子不在身边,父母能够安心建藏。加上她的头两个孩子都在出生不久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高原性心脏病,不得不被送返内地接受治疗。从此,父母与子女便开始过上“天各一方”的生活。“我的老大、老二十个月离开我,老三四十天离开我,这种情况下心头是很难受的”。
“但这件事要看你怎么看,我觉得在西藏工作的同志大家都一样,孩子只能在内地送全托。而且重要的是,他们在那儿有吃有穿多好啊!如果我整天在内地带孩子,那我就没有工作。而我的工作岗位在西藏,再加上又学会了藏语,完全可以施展我的才华。如果为了儿女情长,什么事情都做,那哪行?所以自己给自己做思想工作,自己战胜了自己。”李国柱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在她看来,虽然错过了与儿女之间的亲情培养,但是她的孩子们在内地得到了相对较好的生活条件,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有老师、阿姨、大叔(专门给孩子们洗大件衣物的同志)对孩子们精心的照顾和培养,她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没黑天没白日的工作中去;虽然孩子见了面不认妈妈,说“你不是我妈妈,我妈妈在西藏”这样让人心痛的话,但是孩子们受的教育很好,形成了很正派的思想品格,这都是保育院、学校老师辛勤努力的成果。她永远感谢这些园丁。
关于李国柱阿姨在舍与得之间做选择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通过以上这几个小片段可以看出的是:她在选择中成长,在选择中成熟,坚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她一次次作出舍小家顾大家的决定。通读完《一个女兵的西藏人生》给记者感触最深的是:它真实不做作。作者没有回避在每一次抉择中出现的心理冲突和思想斗争,更加凸显了她这位不平凡女性身上跳动着的闪光点。
这本书出版以来,已经销售了一万多册。《光明日报》等一些重要报纸杂志都进行了部分的转载,同时有十几篇就此书的专门撰文。就在记者采访作者本人的前一天傍晚,她又收到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同志的来信,对此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期待读到您更多佳作!”
这可以算作是广大读者的共同心声。
(责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