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斯达 摄影:赵月
罗布斯达在“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同观众交流唐卡画法
去过西藏的人们,相信一定不会错过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去过布达拉宫的人们,相信一定领略了其中精美绝伦的壁画;但是,您一定没有见过在布达拉宫维修工程中临摹壁画的绘画大师——罗布斯达。
短短半个月,在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再次见到罗布斯达,既惊喜又有几分意料之中。作为西藏唐卡艺术勉萨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布斯达在本月初,带着他的作品参加了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现场向人们展示唐卡艺术的魅力。
相同的笑脸,熟悉的藏装,不同的是,这次他带来的不是唐卡作品,而是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西藏文化的良策。
作为唐卡绘画勉萨派著名画师,罗布斯达2008年就被选定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绘画勉萨派的传承人。由于唐卡绘画艺术的独特性以及藏族文化中特有的民俗和传统因素的影响,西藏大多数的唐卡画师都是出自唐卡世家,罗布斯达也不例外。
“我也是出生在一个唐卡世家,我们家五代都是从事唐卡绘画的。 12岁那年,我跟随爷爷开始学习绘画唐卡。”罗布斯达在介绍自己的唐卡家族时,不无骄傲地说。
虽然很多热爱西藏文化的人都会对唐卡艺术有或多或少的接触,但是熟识勉萨派唐卡的人确是少之又少。当看到记者对勉萨派唐卡颇感兴趣时,罗布斯达热情地从其起源、创始人、画派特点等角度,向记者详尽而细致地介绍了起来。
“西藏的唐卡画派主要分为勉唐派,嘎玛嘎赤派,钦泽派,勉萨派,久刚派和尼泊尔派。 目前,前四种画派都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从事久刚派和尼泊尔派画法的人已经很少。”
在谈及勉萨派的起源时,罗布斯达指出,唐卡的勉萨派画法是从勉唐派画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勉萨中的‘萨’在藏语中是新的意思,意指从勉唐派发展出的一支新的画派。”
勉唐画派是15世纪以后影响最大的藏族唐卡绘画流派,由于其创始人勉拉·顿珠加错出生于洛扎勉唐(今山南地区),勉唐画派由此而得名。
勉萨画派形成时期则是17世纪中叶, 由当时最著名的画师秋英加措创立。秋英加错曾经做过四世班禅的专职画师,扎什伦布寺中的壁画大都是他的作品。五世达赖喇嘛在重建布达拉宫时,还专程请他绘制布达拉宫白宫的壁画。
然而,对于两种画派之间的差别,罗布斯达直言“很难用语言表达”,但是如果将这两种画派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则很容易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别。勉萨画派的作品更多的运用描金线法,勾线细,衣服经纹清晰,颜色也更加清亮鲜艳。
近年来,作为唐卡勉萨派的传承人,罗布斯达以其高超的绘画技艺受邀参与修复布达拉宫白宫几座大殿中的壁画,这些壁画大多出自此派的开山师祖——秋英加错之手。罗布斯达对于这份工作的重视和认真,从我们对话一开始就能感受到,每每提到壁画修复工程,罗布的表情急切而严肃,仿佛恨不得立马回到拉萨,开始工作。
修复布达拉宫的几座大殿中的壁画,是个浩大的工程,一定需要不少画师。我思索着。
“只有我一个人。壁画修复过程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工作,我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临摹之前的壁画,将壁画中缺损的部分补上。这同重新进行绘画创作是完全不同的。在新的绘画作品中,可以几个画师同时作画。但是对于壁画修复工作来说,为了保证壁画的精确还原度,只能一个人完成。”
“在布达拉宫白宫的壁画修复工作,我已经进行五年了,每个星期的一、三、五,我都会到布达拉宫工作。”罗布斯达补充道。
在布达拉宫对面的街道上,向西行走几分钟,就能见到一处唐卡艺术传习所,这里就是罗布斯达另一个主要的工作场所。每个星期的二、四、六,罗布斯达都会到这里向学习唐卡的年轻人们教授唐卡绘画。
“目前,我们的传习所已经被授予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今年,有望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罗布说,我们的唐卡教学是免费的,主要接受来自贫困家庭,又热爱唐卡艺术的孩子们。目前有学员18人。几年来,从我们传习所走出的孩子已经达到了一百多名。他们有的开办了画廊,有的成为出色的画师,就业前景很好。“唐卡艺术是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这种优秀文化能够一直传承下去,我们也很高兴。我的爷爷把绘画技艺传给了我们,我们也希望把这种技艺传给下一代。”
(责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