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山高谷深,气候复杂多变,交通事故高发。2003年至2004年间,发一次死亡10人特大交通事故1起,发生一次死亡26人的特大事故2起,一次死亡5人以上较大事故6起。面对严峻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身为交警支队事故对策科科长的梁伟走遍迪庆村村寨寨、大小单位和寺庙,经过多年摸索实践,建议支队推出“一走、二查、三教育、四规范”工作制度和“三到位”管理办法,通过交群众朋友,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规范交通事故处理,化解矛盾纠纷,从源头上落实社会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各项工作措施,使一度恶化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得到逐步好转。2005年后全州没有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2006年后没有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较大事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从2003年的103人逐年下降到2013年的46人,事故四项指标全面下降。迪庆的很多群众都熟悉他,称他为“布萨汝”(藏语意为“老朋友”)。2007年被州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2012年被省交警总队评为全省“执法标兵”,2013年被评为“全省百姓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荣立一等功一次,2014年3月被州政府记个人三等功一次,同年5月被评为迪庆州爱岗敬业道德模范。
为构建迪庆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身体力行
一起起触目惊心的事故伤亡场景,一次次触动梁伟的灵魂。2003年4月10日,德钦县羊拉乡发生一次死亡10人的特大交通事故,现场惨不忍睹,一具具破碎的尸体散落在路沿下约二三百米远的山谷中。梁伟和办案民警冒着生命危险把麻绳拴在腰上,垂落下去勘查记录现场,把一具具尸体和诸多尸体碎块从陡峭的山谷中运到公路上,认真检验完毕后不顾劳累再将死者断肢凑拢、缝接。还有两起事故让他感到更加震撼。2003年1月5日,维西县一辆客车垂直坠下40米高的悬崖,死亡26人,其中有18名学生。有两家人是双子女,两个孩子都死了,有三家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孩子也都死了。2004年10月12日,德钦县一辆货车非法载客32人,垂直坠下50米高的悬崖,落在澜沧江边岩石滩上,死亡26人,其中25人是成年人,有三家父母双亡,孩子成了孤儿。这些事故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梁伟陷入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事故?如何才能不让事故再发生?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他变成了“行者”和“背包族”,走遍了全州29个乡镇、188个行政村,把交通安全送到各地群众心中,调研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法。
通过长期的走访调研,梁伟向支队党委、州公安局和州政府汇报后,得到高度重视。2013年迪庆交通安全管理实现了从政府领导为主的以块管理模式转变为以职能部门为主的以条管理模式,做到了条块结合、以条为主,从而加强责任落实,实现了交通安全管理长远规划和发展。经梁伟多次汇报,州政府进一步健全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领导小组”机构,深化责任落实,迅速在广大农村地区组建起道路交通事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队伍。梁伟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定期提请州政府开展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和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和突出问题。经过梁伟的努力,全州严重交通违法和道路交通事故情况通报制度不断健全,较大交通事故责任倒查和交通安全问责制日趋规范,并能及时启动对县级人民政府的较大事故联合约谈、督促整改机制,使社会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道路交通事故防控体系逐步健全。
在管理工作中,梁伟结合辖区实际和积累的经验,建立了迪庆交通安全管理“一走、二查、三教育、四规范”工作制度(一走即:公安交警、交通安全管理者定时深入基层、单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定时开展道路巡逻管控;二查即:一查交通安全隐患、二查交通违法;三教育即:面向群众开展日常宣传教育、查处违法中教育学习不到位不放过、事故处理中警示管理不到位不放过;四规范即:宣传管理规范、隐患排查规范、源头管理规范、责任查处追究规范)和“三到位”管理办法(即:管理人员到位、管理体系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对客运车辆及重点车辆驾驶人实现“一车一档”和“一盯一”管理,对村民、居民和单位职工实现了动态管控。各职能部门紧密联动,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不断改善村、组公路通行条件,规范农村地区客运运输市场,逐渐改变了农民出行难、出行贵、出行不安全的艰难局面。
为藏区维稳规范执法担当和谐使者
在迪庆藏区,做好交警的本职工作,也是维稳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一些特殊的文化习俗,一名驾驶人、一辆机动车背后往往牵涉着一群人,一个人一辆车出了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引起群体性事件,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由于历史等原因,寺院僧侣备受信教群众呵护,他们也以“特殊公民”自居,一部分人无证驾驶,不遵守交通法规,不听从交警指挥,与交警严重对立。为了解决僧侣与交警之间的矛盾,杜绝僧侣在群众眼中不受法律约束的误解,提高僧侣的文明交通意识,梁伟带队在全州最大寺院松赞林寺必经之路上设点值勤,严查违法过往车辆。在严格的检查下,违法僧人受到了触动和震慑,更加憎恨交警。僵持一段时间后,梁伟突然带队进入寺院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交警大胆深入寺院,一些与交警有矛盾的僧人首先围攻上来。梁伟告诉僧人:“我们是来搞交通安全宣传的,还是来为你们服务的,没有驾驶证开车的、想报驾驶证的、想把车子落户的,都可以得到服务。我们还安排了懂藏语的同志为你们讲授交通知识,讲解落户程序和组织所需材料,总之要尽力为你们提供方便。”他们还展示了几起由于僧人违法驾驶而发生交通事故的典型案例,让僧人们看清违法驾车的危害。坚冰由此开始融化,交警与僧人交上了朋友。松赞林寺僧人洛桑吉称拉着支队领导的手说:“你们的梁伟就是我们的布萨汝。”通过努力,交警与各大寺院都建立了友好关系,交通宣传进寺院已成常态,僧侣中道路交通违法现象大幅减少,多年来没有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2002年7月4日,香格里拉县五境乡发生一起因车辆坠入金沙江致一人失踪的交通事故,失踪人员是一名彝族同胞,由于家属一时难以接受现实,发生了群体上访事件,与交警发生严重冲突。9月30日,其家属在出事地点下游近200公里的地方发现一具尸体,认为是失踪亲人,要求法医检验,并算定了火化时间。身为法医的梁伟与几位民警连夜翻越海拔5000米的雪山,步行50公里,坐橡皮艇渡过金沙江天险,按时到达现场,检验工作顺利进行,事故依法结案,群体性事件很快平息。近10年来,梁伟办理的复核、信访案件50余起,没有一起再次发生上访。他检验的尸体达600多具,检验伤情4600余起,没有一起重新提请检验鉴定。
为树立交警形象情系群众不畏艰险
在一次事故中,当事人重伤昏迷,处理案件的梁伟了解到这是一名送水工人,离异后独自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儿子生活。梁伟组织警力找到当事人位于城郊的临时住所和当事人的儿子,掏钱安排了小孩的生活。梁伟是一个热情善良的人,喜欢帮助有困难的群众。香格里拉县建塘镇解放村委会从古龙小组的藏族梁永生,8年前卡车在尼西乡肇事报废,这是他花光全家积蓄买的车,一度变得一蹶不振。梁伟为他提供信息,让他去一家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公司应聘成功,由于诚实能干,不久就升为公司办公室副主任,有了较高的稳定收入,建起了新房子。维西县攀天阁乡美洛村是梁伟的挂钩点。2012年交警支队协调了11万元修路费,但村里迟迟不动工,说资金不够。这笔钱支付材料费是够的,如果再支付劳务费就不够了。梁伟建议群众义务投工投劳修路,但大家习惯了干活拿钱,没有劳务费就不干。梁伟带头动手,动员村干部和积极分子和他一起去修路,第一天来了11个人,第二又来了10家人,第四天全村108家人都派了劳力,三个月后路修好了。村里的人都说,走在这样好的路上,既方便又舒服,多亏了梁警官才有了这条幸福路。
待业青年鲁建华,性格暴躁,无证驾车,酒后驾车,被梁伟多次查处,二人之间形成了严重对立。经过主动交往,梁伟与他成了朋友,使他认识到了错误,去考取了驾驶证。2006年6月被城市大队录为协管员,从一名违法者变成了管理者,多次被大队评为先进工作者,他管理的交通岗亭被评为文明示范岗。有很多交通违法者成了梁伟的朋友,有几个交通安全重点管理人员主动加入了交通协管员队伍,由交通违法者变成了交通管理者。有几名协管员在梁伟的帮助和鼓励下考入公务员队伍。有30多名身处困境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梁伟的帮助下改变了生活。
梁伟还在艰苦和险恶的情况下救助过很多素不相识的群众。2007年雨季里的一天,一辆客车被泥石流打入冲江河,梁伟赶到现场处置。当时还在下着小雨,泥石断不断,时有飞石袭来,梁伟坚持在现场组织打捞救援、勘查现场。突然,一块足球般大的飞石擦着梁伟的头飞落河中。就在同一季节同一路段,不久前,一名武警战士在此抢险救灾,被一块碗口大的飞石击碎头颅,壮烈牺牲。2008年1月30日,因为大雪,近百辆车受困于海拔4000米的此布腊卡垭口。梁伟得了重感冒,口腔溃疡,凌晨5时,他率队背着氧气瓶,踩着齐腰深的积雪到达现场,一名六十来岁的外地游客缺氧病倒,梁伟立即让他吸氧控制病情,用担架把他送下山,然后投入疏通工作中,到15时,终于将这些受困车辆安全送走。梁伟的病情已经加重,不得不被送往医院住院治疗。
除了寺庙僧人,还有很多群众都熟悉梁伟。一次,他加完班回家时已晚,下着雪,很难打到出租车,只得走路回家。突然,一辆出租车在他身旁停下,示意他上车。下车时司机坚决不要他付费,说:“我知道你,常常淋在雨雪中,我们很多司机都记住了你,觉得你很辛苦,所以我不收你的钱!”说罢掉头走了。在香格里拉,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在他身上。
原标题:藏区群众心中的交警“布萨汝”——迪庆州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对策科科长梁伟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