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藏寨擎旗人--记迭部县尼傲乡巴藏村党支部书记阿贡
从迭部县尼傲乡向北进入犍牛沟9公里,高耸的巴藏山迎面而来,沿着盘旋陡峻的水泥村道往上进行十余分钟,就到了海拔2500多米的巴藏村。村里简易山门上的对联十分醒目:“感谢党和政府关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对联由巴藏村党支部书记阿贡自撰,语句虽不很对仗,却见其中挚情。近年来,巴藏村500多名乡亲在阿贡支书一般人的带领下,开路架桥,发展经济,使全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修通村巷道路,是我们的第二次解放”
因山高路陡,多少年来,祖祖辈辈的巴藏人进出村寨都需要穿林跨水,物品进出需要人背畜驮,往返需要两三个小时。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成为制约该村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的主要因素。
2005年阿贡担任支书后,把修通村道定为第一件大事。他带领两委班子成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用项目建设带动全村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道路开挖后,负责施工的挖掘机司机就成了阿贡家里的座上宾。阿贡给他讲乡亲们进村出山的困难事,司机被这个藏族汉子的真心为民的精神所打动,主动加班加量,在原有工程量的基础上拓宽路面。在乡亲们的投工投劳下,用了两个多月,全长6公里的通村道路正式修通,机动车第一次开到了乡亲们的家门口。“修通村巷道路,是我们的第二次解放”的标语矗立在村道旁,乡亲们在彻底告别人背畜驮历史的同时,也促进了各种特色农林牧产品的出山销售。
2011年上半年,阿贡一班人又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了防洪护坡,进行了村道硬化,并实施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
为保证道路畅通,阿贡想出了一套“大家走,大家养”的办法:他把村道划分成段,将养护责任承包到户,一般塌方由农户自己处理,严重塌方由全村进行维修。并规定不得砍伐村道两边的树木,砍伐一株,罚款500元,由责任农户补植10株林木。目前,护路、护林已成为全村人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