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他捞到“第一桶金”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两年多的打拼,让扎旺的羽翼逐渐丰满,只待起飞的那一天——
2004年年底,扎旺认识了拉萨的藏族歌手嘠玛登塔,并到他的音乐工作室上班。一边打工,一边跟着嘠玛登塔学习音乐制作、录音摄像。交不起房租费,他变卖了电视机;没有生活费,他通过徒步节约出打车费;没有家人的关心,他把想说的话统统咽进肚子里……
时间磨掉了扎旺的棱角,岁月生产出扎旺的梦果。2005年年底,扎旺以自己的经历和对父母的内疚感,创作出了他的第一张音乐专辑《我的父亲》,苍凉而不乏励志的歌声,吸引了众多的歌迷。从此,扎旺的专辑在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阿里等市场上大卖,一年时间,就销售出5万多张。
其中,由扎旺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新年》,先后出现在2008年青海卫视藏历新年联欢晚会上、2012年西藏卫视藏历新年联欢晚会上。“直贡扎旺”,这个名字走进了许多电视观众中。
有了“第一桶金”,扎旺还清当初欠下的5万多元外债,并在拉萨琅赛花园创办了自己的影视音乐工作室,招募了2名工作人员,给别人拍摄制作MTV、宣传片等,年收入20多万元。
期间,扎旺与别人合作,先后创作了第二张专辑《直孔乐音》、第三张专辑《我的骄傲》,均取得不菲的市场效益。
圆梦:他追求一个导演梦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2008年,墨竹工卡县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仁增卓玛发现了扎旺的潜力。多次找他交流,希望他回到家乡创办一个民间艺术团,把全县有音乐、舞蹈天赋的农村孩子培养起来,传承和保护墨竹工卡县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好这个时候,扎旺也想有自己的团队,也想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2008年年底,扎旺在当地党委、政府部门的扶持下,投资50多万元,在墨竹工卡县县城开办了松赞民间艺术团演艺厅,一次性招募了40名农牧民子女进行歌舞培训。
本着传承西藏文化艺术的决心,4年多来,扎旺和他的墨竹工卡县松赞民间艺术团先后培养了200多名本土人才,现在大部分学员成为拉萨、日喀则等地演艺中心的骨干力量。
如今,国家每年划拨20万元作为松赞民间艺术团的活动经费,墨竹工卡县也不遗余力地扶持,扎旺的事迹也先后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所关注,松赞民间艺术团成为全区绚丽多彩的一朵文艺奇葩。
扎旺并没有满足,他在圆音乐梦的同时,还在追求一个导演梦。他说,从2009年开始,一直在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学习影视导演。现在正与投资人合作,创作一本关于西藏题材的电影剧本,扎旺期待着再次圆梦的那一天……
(责编: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