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人物特写

凌仕江:笔端下的西藏令人向往

范宇    发布时间: 2012-09-28 14:27:00    来源: 四川日报


《西藏时间》读友签售会(右一:凌仕江)。

  认识凌仕江是从考卷上的一篇现代文阅读开始的。那时,我刚上高三,第一次语文测试卷上的阅读文章正是凌仕江的 《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其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作者为什么说“天天天蓝,与谁都无关;天天天蓝,与谁都有关。”我思考了很久,不太明白,老师给出的解释也不太让我信服。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搜索关于凌仕江的信息,幸运的是,我找到了他的博客,并给他留下了我心里的疑问。没想到,对于一个无名的学生,他竟耐心地为我讲解写作的背景以及动机,没有半点架子。上大学后,我和他交流的时间渐渐多了起来……

  十七岁,凌仕江背上行囊去西藏当兵,刚下飞机,便被西藏纯净透彻的空气深深打动。于是他温润在四川盆地的生命被赋予了新的色彩。那是一种被凌仕江命名为“西藏”的色彩,通过他笔端的渲染,加之他特殊的感受,即刻俘获了太多人神往西藏之心。从《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飘过西藏上空的云朵》,到《西藏的天堂时光》、《说好一起去西藏》,再到《西藏时间》,越来越多的读者认识了凌仕江,越来越多的读者通过凌仕江的散文认识到西藏的隐秘与灿烂。

  但谁都没有想到,这一切的结果,都缘于凌仕江最初的作文是从写信开始的。因为热爱写信,少年凌仕江在寂寞的蜀南乡村不仅打开了通往外面世界的天窗,还练就了相当扎实的文笔。那时,他把收信者当作自己的读者,回信更是他必须的写作功课,表达与发现成了他最美的旅程。就是这段充满孤独况味的回忆,凌仕江于三年前写下了散文《我的作文从写信开始》。之后,不计其数的报刊转载此文,2010年,该文出现在辽宁丹东市的中考语文试卷上。据不完全统计,这已经是凌仕江第二十几篇被选入考卷的文章。

  这在作家行列里可是极为少见的!是什么原因让凌仕江的作品一而再地成为学生的考题呢?从凌仕江《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飘过西藏上空的云朵》、《回到拉萨》、《风过可可西里》、《牧马人》、《喜马拉雅的星星》等进入全国各地名校考卷的文章来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汉语之美,美在作家丰富的创造性,这些文章或充满阳光、智慧、哲思,或是书写友爱、亲情、爱与痛,人性的美与丑,或表达积极、刚毅、美好甚至玩味。

  我走上写作的道路,也与凌仕江这些文字的陶冶分不开。从接触凌仕江的文字开始,便爱上文学,开始写作。他常常给予我粗糙的文字一些建议和鼓励,并不遗余力地为我修改,让我在写作的道路越走越宽广。终于,在我大一那年末,我经过凌仕江润色的散文《水磨镇的微笑》在发表后被用作资阳市的中考阅读试题。我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他比自己的文章被用作中高考阅读还开心,连忙嘱咐我好好写下去。我想,这就是凌仕江和他的文字给人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几天前,从兰州回到成都,凌仕江热情地邀请我去他家做客。那天,我们聊了很多,关于西藏,关于写作,关于阅读,关于人生。其间,他不时地掏出手机,笨拙地按着那些已褪色的按键。他笑着对我说:“中学生读者又在阅读我的文章时遇到了麻烦,正在为他们讲解。”

(责编:南卡)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