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人物特写

记拉萨市城关区吉崩岗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德央

杨正林    发布时间: 2011-05-19 16:27:00    来源: 西藏日报 中国西藏新闻网

  “公公正正做事、坦坦荡荡做人。” 这是她一生的追求。

  “尽心竭力地服务好教师,让他们全身心地为西藏教育事业奉献力量。”这是她一直坚持做的事。

  她,就是拉萨市城关区吉崩岗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德央。参加工作以来,德央怀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严于律己,团结同事,舍己为人,曾先后获得全国“星星火炬”奖章、“民族团结先进模范个人”,自治区“四十大庆突出贡献奖”、“道德模范先进个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等荣誉称号,被拉萨各族干部群众誉为“党的好女儿、教师的贴心人和学生的好校长”。

  一面飘扬的党旗

  工作中,德央处处以党员的标准对照、检查、规范自己的行为。她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处事公正,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心系广大教师,对教师以诚相待,善于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注意倾听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热心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

  担任校长以后,德央把全校各族教师的信任和重托化作精神动力,在城关区政府和教育局领导下,带领全校教职工全身心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去,指导全体教师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转变教育观念,彻底落实素质教育,为早日实现“争一流、创名校”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德央深深地知道作为一名教师,每个人都有着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每个人都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所成就。因此,对学历进修的教师,她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方便,从时间、资料费、差旅费等方面创造宽松的条件,让他们感到领导的关心。有一些年纪偏大的教师,工作了一辈子,现在体弱多病,她考虑到他们为学校发展所做的贡献,德央就会在工作安排、职称评聘和评优选先方面对他们优先考虑。这极大地增进了教师热爱学校的感情,相信学校、相信领导和相信同事的信心。

  学生和家长的贴心人

  2001年,德央时任夺底乡小学校长。其间,有一位刚分配到夺底乡小学的汉族教师的父亲前来看望他。当晚,他父亲突发疾病。当时夺底乡小学交通十分不便,这位教师十分着急,只得向德央校长求助。得知情况后,德央立即从当地农民家找来一台手扶拖拉机把汉族教师的父亲送到了医院,由于这位教师刚分来学校,亲人又不在拉萨没人照顾生病的父亲,德央就安排学校所有教师轮流看望照顾他的父亲,老师们隔三差五就给他送去水果、鲜花、营养品等,直到他康复出院。出院后汉族教师的父亲十分感激地说:“有一位这么好的校长,有这么多热情好客的藏族同事,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2008年9月,学校只计划招收新生四个班级,但这样,就会有许多学生不能报名上学,德央看到学生和家长渴求的目光,就组织全校教师让出了4间办公室作为教室,不能报上名的学生全部招入学校。德央还组织学生和北京日坛小学学生进行一对一结对子进行互帮互助,让学生间时常写信、寄贺卡及自制小礼品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外面世界的同时,增进两地孩子的感情,也增进了藏汉民族的团结,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就播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

  民族团结的楷模

  拉萨“3·14”事件发生时,校园外一些不法分子开始砸、烧沿街的店铺,校园四周浓烟滚滚,形势十分严峻。当时,德央沉着冷静,立即安排教师加大对前后门以及围墙的守护力度,暴徒们企图冲击学校的图谋最终没有得逞。

  当发现学校前门西侧三层的居民楼起火时,德央带领学校老师和家属们投入到灭火救人的行动中。德央组织大家打开消防栓,先采取自救措施。火势很猛,楼房很快就出现了坍塌,有些居民冲进楼抢救自己的财物,德央和学校老师们极力阻止,把150多名居民和商户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并安置在学校的教务处、办公室和多媒体室,提供饮水和食物。最后,在消防官兵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将火扑灭。

  “3·14”期间,德央与藏族、汉族、回族以及居民、商户、教师共同在学校生活三、四天。当时的学校,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米不多大家就用纸杯一起喝粥,没有蔬菜大家就一起吃泡菜……在德央的带领下,困难中大家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相互鼓励,融洽相处,齐心协力,共同应对,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责编:南卡)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