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在为那曲县执勤民兵检查身体。黄嵩 摄
雪莲花,冷戾风中的花朵,
任时光和野风夹着白雪冲击。
雪莲花,汇聚全身的力量,
冲破千年厚雪,
开成雪域高原洁白的火焰!
——题记
早就听说过,彭燕是一位“嫁”给了雪域高原的女兵。
“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西藏自治区 “五四青年奖章”、成都军区“道德模范之星”……没见到彭燕前,她的“英雄事迹”让我们在心里偷偷地为她画了一幅像:结实的身板,浓浓的高原红,男人一般爽朗的笑声——在我们看来,彭燕就应该这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艰苦异常的那曲地区坚守12载,只有这样才能受得住藏北草原的风吹雨打。
当彭燕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所有的猜测都被打碎。
瘦!令人难以置信的瘦!1米65的个儿,体重还不足90斤,齐耳的短发,略带病恹地偎在肥大的军装中,就像小了两号的“衣服架子。”
没错,这就是彭燕。就是这个娇小的四川女子,14次主动放弃外调机会,硬是在海拔4600米的藏北高原,整整奋斗了12年。就是她,以柔弱身躯翻雪山、趟冰河、过沼泽,义务巡诊2万5千余人次,累计行程2万多公里。就是她,舍小家、顾大家,在藏北大地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曲……
她,就是彭燕——那曲军分区目前唯一的女军人、门诊所护师,一朵盛开在羌塘深处的雪莲。
14次“逐客令”赶不走,“下个就是你”的魔魇吓不走,她扎根藏北高原,用青春书写无悔忠诚
彭燕的父亲彭志君是一位在西藏林芝工作了30多年的老军医,彭燕从小就是听着西藏军人的故事长大的。
为了救急性阑尾炎的战友,连队医生拿起菜刀做手术;哨所3位老兵抬着突发急病的战友往团卫生队赶,被冻死在了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口;一位军嫂来部队完婚,还未披上婚纱就死于高原肺水肿……
父亲的讲述在彭燕幼小的心里埋下了“西藏的种子”。1999年8月,彭燕从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毕业后,谢绝了内地多家部队医院的邀请,毅然选择了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那曲,走进了父亲都从未涉足过的藏北草原。
藏北草原平均海拔高达4600米,氧气含量不到内地的一半,那曲地区更是连最耐寒的松柏也无法存活。医学上做过测试,人在那曲即便是躺着睡觉,心脏负荷也相当于在内地负重20公斤行走。
在那曲,高寒缺氧没有一天不在考验着官兵们的身体,没有一刻不在磨砺着官兵们的意志。在那曲工作3年以上的官兵,90%患有不同程度的高原疾病;10年以上者,几乎人人出现了心脏增大、肺部扩张、脾肾异常等病变。每天,不少官兵靠大把吃药来抵抗病痛折磨……
与彭燕一同来到门诊所的另外两位护士姐妹,面对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怕了,几个月内先后都离开了这里。
而彭燕,一呆就是12年。
在那曲军分区,彭燕与门诊所里的另外两名女护士段绍慧和郑金玉,被誉为那曲军营的“三朵雪莲”。然而,2002年1月,在那曲工作了17个年头的段绍慧被肺癌夺去了生命,年仅36岁。时隔两年,另一位大姐郑金玉,因肝癌病故。走的那天,她刚过完37岁生日,摆在床头的蛋糕还未来得及吃完。
那曲军分区组建60年来,包括彭燕在内,先后有过57名女军人,但仅有7人坚持了10年以上,除彭燕外,其余6人皆因各种疾病最多活到37岁就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这儿不是女人呆的地方,赶紧调走吧,要不下一个就是你……”一时间,熟悉和不熟悉的人见了彭燕,说的都是同一个话题。
军分区领导和两级军区首长曾多次提出把她调到内地或区内低海拔医院工作,都被彭燕婉言谢绝了。
“那么多官兵和群众的健康需要医护人员去维护,我怎么能那么自私,一走了之?等身体不行了我一定走。” 铿锵的字句透着让人说不出的感动。
就这样,彭燕先后14次主动放弃了“跳”出那曲的机会……
上有白发苍苍的双亲,下有呀呀学语的爱女,彭燕也曾动摇过,但是想到战友渴盼的眼神和老乡纯真的笑容,“小家”就升华成为“大家”。
2010年虎年春节前夕,彭燕收到了陕西籍退伍战士姜伟寄来的礼物:一双棉织手套、一条纯毛围巾和一张新年贺卡。
“彭姐,希望一双手套、一条围巾能给你捎去温暖。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卡片上情真意切的话语,湿润了彭燕的眼眶。
姜伟已经退伍5年了,但在他心里,却珍藏着永恒温暖的记忆。
1999年冬季,在哨所执勤的姜伟高烧不退。彭燕冒雪来到哨所,为他挂上药液,升起炉火,可哨所内温度仍然很低。看见输液管里的液体越流越慢,彭燕立即脱下身上的棉大衣裹住液体瓶,又脱下毛衣盖住姜伟裸露在外的手背。冻得直哆嗦的彭燕守着姜伟,直到他输完两瓶液体。20岁的姜伟把头埋进被窝,呜呜地哭泣……
从此,姜伟把彭燕当知心大姐,每遇烦心事就向她倾诉。退伍后,姜伟把自己在工作中的艰辛、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以及恋爱成家等方面的事情,都要写信或打电话向她诉说。
彭燕有一个木制大箱子,里面装的全是官兵们给她的信件、贺卡以及哈达、布娃娃之类的小礼品。
“每次打开这个箱子,就感觉在开启战士的心灵之窗,被一种浓浓的爱包围着。”彭燕说。
每次下连队巡诊,彭燕总会在晚饭后为战士们演唱几首歌曲。
彭燕没有动听的歌喉,但战士们都说她的歌声很美,很美,能驱走心中的寂寞,很多人流下了“七尺男儿泪”。
彭燕坦言:“我选择留在那曲,主要是工作需要。作为女性护士,我有比男性医护人员难以替代的优势,来队探亲的女家属和藏族女同胞愿意给我讲羞于启齿的妇科病;许多小战士也愿意和我这个姐姐说心里话……身边战友、首长的无私奉献和执著坚守,更是对我的鞭策,我这个‘二代西藏人’怎能当逃兵?”
“辽阔的羌塘草原啊/在你不熟悉它的时候/它是如此那般的荒凉/当你熟悉了它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你可爱的家乡。”吟唱着这首古老的羌塘民歌,彭燕的心,与那曲官兵、那曲群众、那曲的一草一木贴得更紧、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