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找矿的人,当然希望矿产业大力促进经济发展,但在环境保护面前,经济利益必须作出让步。”从北京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归来的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多吉对记者说。
多吉1953年出生在西藏加查县一个贫穷的牧民家里。8岁上学之前没有见过电灯的模样,更别提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文化知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日后逐渐成长为我国第一位藏族院士。
1974年,多吉走进了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197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来到被国务院命名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高原英雄钻井队”的西藏地热地质大队,从事地质勘察和科研工作。
善于吃苦耐劳又肯于钻研的他成为重点培养对象,先后被送往意大利比萨国际地热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学习地热知识。当有人以丰厚的待遇劝他留在美国时,他断然拒绝了:“我的家乡在中国,那里更需要我!”
就像一粒正待发芽的种子,多吉所学的知识在祖国大地上逐渐开出了花朵。他刻苦研究西藏地热资源,迅速从一名普通的地质技术人员成长为国内外知名的地热专家,并为西藏的地热资源勘探与开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羊八井地热田是我国最大的地热田,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勘探研究工作还局限于浅层热储,直到九十年代都尚未有重大突破。许多地热专家学者因而认为,羊八井热田深部只有高温存在,不会有可供开采的流体存在,不同意打深井。
但是多吉根据自己多年所学的知识及实践经验,果断地提出了羊八井不仅有可供开采的高温流体存在,而且有进一步施工的必要。1996年多吉披挂上阵,担任了羊八井ZK4001高温深井设计、勘探的技术重任。
他研究了此地区跨度达20年的地热地质资料,提出变质核杂岩体中年轻融熔型岩浆上侵形成羊八井高温地热系统的新理论。最终,这口井获得了单井发电潜力超过万千瓦级的高产地热流体,可与世界上仅有的少数地热高产井相媲美。
他还完成了羊八井地热田深部高温热储形成机制研究项目,形成了羊八井热田高温水热系统的新理论,并较完整地建立了地热田深部高温地热系统地质模型和水热模型,推翻了早期国外专家论定的此热田属深循环低温地热系统的论点。
“地热是清洁能源,开发清洁能源对于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双赢的。”他说,“在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当今,矿业工作者更要树立‘环境友好’意识,促进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从事地勘工作,风餐露宿、风吹雨淋是难免的事情。多年来,多吉总是亲自奔波在矿山矿井的第一线,他的足迹从藏南深谷到藏北无人区,遍布整个西藏。忍受过孤独寂寞、艰辛跋涉,甚至经历过泥石流、井喷等“死里逃生”的险情。
然而每次遭遇困难,这个外表看起来儒雅有加的工程师总能拿出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毅力。在采访中,他的老同事次仁达这样评价他,这是一个为了地勘工作可以舍弃一切,甚至命都不要的人。
多吉说:“在青藏高原这样一个生态相对脆弱,又是许多大江大河发源地的区域,环境保护显得尤其重要,任何经济活动都要优先考虑环保。”
多吉告诉记者,此次借院士大会的机会,他又与相关领域的专家详细讨论了开发和保护西藏地热能源以及矿产业开发的相关议题。“我会一直将开发清洁能源和‘绿色’矿业的道路走下去,向这片世界上最洁净的土地作出个交代。”
(责编: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