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人物特写

陈宗烈讲述:镜头中留住的“西藏往事”

陈宗烈 韩斌    发布时间: 2009-11-19 09:39:00    来源: 杭州日报


1963年,帕里农家女


1959年平叛胜利后西藏广大农村开展了民主改革,堆龙德庆县桑莫村翻身农奴卓玛兴高采烈,她不仅分得了土地,还分得了一头奶牛和一只牛犊


1956年,拉萨之晨


1957年,西藏地方政府的四大“噶伦”(首脑)。左一为阿沛·阿旺晋美


1956年,大昭寺门前的千年“唐柳”,又称“公主柳”,相传为文成公主入藏时手植。画面远处是布达拉宫。后来,“唐柳”枯死,现在的那棵是70年代以后在原处新植。


“次仁”在藏语中是“长命百岁”的意思。尼木宗领主对农奴次仁说:“我看看你是不是真的长命?”一枪打断了他的左臂


当年的“噶厦”四品官,日后的西藏日报副总编辑:噶雪·顿珠


身穿锦缎官袍,手握一台16MM电影摄影机,肩上还挎着相机、腰间挂着灯泡式闪光灯的贵族车仁·晋美松赞旺布。此人原为锡金王国的王室成员,后申请来藏定居,得到地方政府批准,并委任“四品官”。除了爱好摄影,他还喜欢时装设计,作品流行一时,令拉萨贵妇改服易色,开了现代化藏服的风气之先。


当年珠峰北坡的巨型冰塔

  一台罗莱福来,一台莱卡F3,闪光灯是灯泡式的,轰一声,闪一下,换个灯泡,被拍的人往往丢了魂似的吓一跳。1956年至1959年的西藏还处于封建农奴社会,贵族、领主、牧民、农奴、乞丐的生活情态都被我收入了镜头。

  20岁之前,我不知道摄影为何物。我一直生活在江苏老家,带领弟妹种地、做小学教员、参加土改,一心要求进步,却因为有一个国民党上校军官的父亲,而被主流社会拒之门外。

  父亲的故事本来和我们的话题无关,只是今年热播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让我再次看到父亲这一辈中国人的缩影。和这部剧里的杨家兄弟相似,我家也是国共两党共存:抗战爆发,我的两个舅舅加入了新四军,我的小姑妈去了延安,小学教员的父亲投奔了国民党军队,军部组建了个“血花剧团”,父亲担任上校团长,宣传抗日……在那个举国热血的时代,我们家是两种主义,一种情怀。

  父亲看不惯国民党贪污腐败,也买不起全家六口人的飞机票,没去台湾,回到老家,在朋友的工厂当了一名会计。1951年镇压反革命,他被判刑10年,送到青海劳改。1959年国庆十周年前夕被特赦,回老家不几年就病逝了。而我们,因为家庭问题,入团、参加抗美援朝,都没有份。

  在家乡没有前途,生活都有困难,我到北京投奔小姑妈。北京机会多,到处在招工。我参加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一个考试,竟然被录取了,工作是当摄影师的助手。

  我大开眼界。我们参加摄制组,拍过西安飞机厂、洛阳拖拉机厂的选址建设,拍过梅兰芳舞台艺术片,拍过乌兰诺娃、米哈伊诺夫等苏联艺术家的来华演出。那时候我已经意识到:用镜头来记录历史,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因为工作努力,我1954年被保送到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新闻纪录电影摄影专业。

  “家庭成分”始终是一座大山。领导劝我改行:“现实是严酷的,搞新闻摄影的很有可能进中南海拍摄,你第一关政审就通不过。”

  郁闷中,厂里贴出布告:《西藏日报》社成立了,需要摄影记者。

  我看到了希望。我不能搞电影了,还可以去拍“呆照”啊(搞摄影的对拍照片的戏称)。西藏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一定会有我的作为。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