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人物特写

巴桑:誉满雪域的“小才旦卓玛”

张立军    发布时间: 2009-10-11 13:05:00    来源: 人民网


2009年10月10日,西藏军区文工团女歌手巴桑在中国剧院演唱《故乡情怀》。摄影:人民网军事记者 杨铁虎

  “现在,请欣赏女声独唱——《青藏高原》”音乐响起,西藏军区文工团一级演员、青年藏族女歌手巴桑放开了深情的歌喉。一曲唱完,她几乎喘不过气来。但她没有走下“舞台”,只是深呼吸了几下,又接着为官兵演唱了3首曲目。顷刻,雪山草原间歌声、笑声和掌声交织,荒寂的唐古拉顿时沸腾了。

  这是今年7月12日,巴桑随西藏军区文工团“文艺大篷车”赴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脚下,为驻训官兵演出的一幕。

  今年40岁的巴桑,在西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被誉为“小才旦卓玛”。从军20年,她歌唱一路,服务一路,收获荣誉无数:连续4年进京参加“双拥”晚会,参加了全军第六届、七届、八届文艺会演,曾2次荣获全军文艺会演“特别贡献奖”,被总政治部评为全军“热心为兵服务文艺战士”,获第二届“才旦卓玛艺术基金奖”银奖、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05年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07年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曾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4次……

  巴桑的成功得益于她出众的歌唱天赋,更得益于她有一颗赤诚爱国之心、有一腔痴心为兵服务的火热情怀。巴桑出生在拉萨堆龙德庆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喜欢唱歌,1985年被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破格录取学习声乐。1989年6月,巴桑快毕业时,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等3个响当当的文艺单位争相以优厚条件录用她。可当她听说可以特招入伍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军营,成为了西藏军区文工团的一名演员。她说:“我要用自己的歌声为部队做贡献,为常年守卫在自己家乡的边防官兵服务。”

  1989年底,解放军总政治部通知西藏军区派出一名歌唱演员参加“双拥”晚会演出。入伍仅半年的巴桑赴京担此重任。晚会筹备组原计划安排巴桑演唱歌颂家乡的《草原上格桑花》,可当导演听她试唱后认为,巴桑音域宽广、嗓音嘹亮,完全可以唱好由著名作曲家羊鸣谱写的反映藏汉军民一家亲、演唱难度较大的《珠穆朗玛》一歌。年仅20岁的巴桑经过几天的训练就登台了,她纯朴的音质和激情演唱,赢得雷鸣般的掌声。此后连续3年,巴桑先后以《忘不了你菩萨兵》、《叫我怎能不歌唱》、《共产党员来了苦变甜》等歌曲,闪亮“双拥”晚会舞台。

  2001年初,青藏铁路建设敲响战鼓。巴桑首唱的《天路》一歌,随之响遍了千里铁路线,激发了铁路建设者战胜艰难险阻的信心。当时,巴桑年过八旬的爷爷拉着巴桑,指着快冻成了冰疙瘩的冻土,怀疑地说:“孩子,火车要修到西藏是骗人的吧?”然而5年后,青藏铁路正式通车,爷爷乐得合不拢嘴:“我看到了火车,我们中国太厉害、太了不起了!”巴桑说:“每次唱这首歌,我都会想到爷爷和村民们那一脸的高兴劲,眼前就会出现那条蜿蜓雪域高原引领我们西藏人民走向富裕文明的天路!”

  巴桑深知,作为一名军营歌手,为基层服务、为边防官兵送去歌声、带去欢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1996年冬天,驻守在“雪山孤岛”的詹娘舍哨所官兵打电话到文工团,说想听巴桑唱歌。可这时哨所已封山,巴桑就通过电话为哨所官兵一连唱了12首歌曲。演唱完毕,电话那头传出一片抽泣声,哨所官兵不仅被她的歌声打动,更被她一心为兵服务的精神所感动。第二年春天一开山,她就出现在了詹娘舍哨所官兵面前,她把“点歌权”交给官兵,那天她一共唱了15首歌曲,喉咙都唱哑了,战士们摘来大把的山花编成花环给巴桑戴上,以此表达对她的敬意。

  2003年9月,文工团要到海拔5318米的查果拉哨所演出。团领导考虑到条件艰苦,加之巴桑正患重感冒,打算不让她去。巴桑得知后,拖着虚弱的身子找到团领导“说理”:“边防战士长期生活战斗在艰苦地方,从不叫屈喊苦,如果就因一点感冒就不去为他们服务,还算什么文艺战士?”团领导为她这种不顾个人生命安危、情牵边防军人的深厚感情感动了,终于同意她随团演出,巴桑随之破泣为笑。那次,巴桑强忍病痛,辗转数千公里,把最优美的歌声留在了雪山之巅,留在了边防官兵的心中。演出回到拉萨,她在医院整整住了12天……

  20载风雪边关路,巴桑的足迹几乎遍及雪域所有边防点,累计演出2000多场次,数万公里的行程用线连起来纵贯整个西藏的地形图。高原官兵说,有“巴老兵”的地方,就有他们的战位和掌声;巴桑说,有边防官兵的地方,就有她的牵挂和歌声。

(责编:南卡)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