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召开这次援藏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两年多实践的基础上,检查回顾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总结交流中央国家各部委、各兄弟省区市援藏工作的成功经验,这对于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精神,提高援藏工作的水平与效益,促进西藏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借此机会我向坚决贯彻中央决策、大力支持西藏的稳定与发展、无私援藏的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和各兄弟省市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代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就有关问题做以下汇报。
一、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带来西藏新的春天
1994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从战略全局的高度,确定了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方针。这是党中央对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藏工作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在西藏的具体化,为我区统一思想、加快发展、反对分裂,稳定局势指明了方向。
两年多来,我们认真领会、全面贯彻中央决策,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和精神状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民经济增长较快,人民得到实惠较多,社会局势基本稳定,全区呈现人心思发展、人心思稳定的局面。中央确定的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正在逐步得到实现。实践表明,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及其战略决策是西藏发展史上新的转折点、里程碑。
1、努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自治区党委、政府以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新起点,根据中央关于加快西藏发展的要求,制定了《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开始实施今后5年、15年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定发展第一产业,有重点地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施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两年多来,经济建设显示出良好的增长势头。1995年和1996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实现10.6%和10%的发展速度;1996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64.53亿元,粮食产量77万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0元,分别比1993年增长49.9%、14.5%和36%。
重视加强农牧业的基础地拉和扶贫工作。区党委、政府做出《加强农村牧区工作的决定》,大搞农牧业综合开发,狠抓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两年多来,共投入资金5亿多元,改造中低产田53.6亩,新增耕地面积近20万亩,修建围栏草场40万亩,1996年农业生产连续第九年获得丰收。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重点,全区扶贫工作开始转为扶持发展生产为主,各种以种、养、加为重点的扶贫开发项目已经启动并逐步扩大规模。区直和各地(市)、县抽调1800余名干部,组成300多个工作组,深入基层抓扶贫工作。1996年全区落实扶贫项目102个,总投入资金3亿多元,劳务投入5000多万元。贫困人口由原来的48万降至33万。
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全国各省区市的援助下,建成了一批重点项目。1996年全社会固定资金投资总规模达到31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6.6亿元。属于中央部门为我区安排的基本建设主要项目有27个,投资12.2亿元。这些项目的建设,对于改变西藏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的局面,具有重大的影响。
扶持支柱产业发展。从西藏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出发,确定重点发展矿产业、林产业、农畜产品加工及民族手工业、建筑建材业和旅游业五个支柱产业,从1995年起,规定安排了扶持支柱产业发展的“510”工程,即10个技改项目、10个新产品开发、10个拳头产业培植、10个企业改组、10个企业股份合作制试点。这对培育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已产生初步效果。
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起步。我们以社会稳定为前提,采取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相继在农牧区、国有企业、财税、投资、外贸、流通、社会保险和公有住房等方面,开始进行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1996年,调整了粮油价格,基本实现粮油购销同价。今年,实行化肥和成品油价格改革;开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并有所突破,在饮料、啤酒、藏药、外贸、旅游等企业成功地进行了股份制、集团化改造。
实施科教兴藏战略。我们坚持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西藏长远发展的基本建设来抓。为了到本世纪末实现县县有中学,乡乡有完全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0%的基础教育发展目标,两年多来,新建、改建了一批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适龄儿童入学率去年已达70%。重视科技工作、重点开发、引进和推广实用技术、科技三项投入比上年提高39.1%,工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有所增加。
2、针锋相对地展开对达赖集团的斗争
遵照中央的决策精神,我们始终把稳定局势摆在压倒一切的重要位置。坚持针锋相对的斗争方针,坚决打击达赖集团的各种分裂破坏活动,遏制达赖集团的思想渗透,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在“严打”斗争中,坚持把打击分裂破坏活动放在首位。在中央的有力领导下,对达赖在班禅转世问题上的政治图谋给予了坚决有力的反击,在全区范围内深入揭批达赖,宣传活佛转世的历史定制和宗教仪轨。揭露达赖祸教乱藏的本面目,教育和争取了大多数信教群众。在中央委派的领导同志的亲自主持下,圆满完成了认定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活动和十一世班禅的册立、坐床典礼,维护了中央政府的最高权威。在扎什伦布寺隆重举行了“护国利民”金匾悬挂揭幕仪式,教育和引导寺庙僧尼和信教群众领会和实践江泽民主席的题词精神。
主动出击,将反分裂斗争引向深入。1996年5月,藏传佛教格鲁派三大寺之一的甘丹寺发生严重的骚乱闹事,区党委根据第三次座谈会和班禅转世工作中中央的指示精神,认真分析研究近年来反分裂斗争形势和全区寺庙存在的严重问题,乘班禅转世工作胜利完成的有利态势,做出对寺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建立正常秩序的决定。通过教育整顿,教育了大多数僧尼,整顿了寺庙秩序,侦破了一些积案和现行案件,打击了分裂主义势力的嚣张气焰。计划从今年开始,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全国藏传佛教工作座谈会精神,开展对全区寺庙的教育和清理整顿工作。
3、加强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两年多来,我们紧密结合西藏实际,突出政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教育党员、干部把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作为认识西藏、发展西藏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区党委明确规定,共产党员不准信教、不准在家里摆设经堂、不准参加宗教活动、不准将子女送到境外达赖开办的学校读书,教育党员摆脱宗教的影响,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坚决扭转一部分基层组织听从寺庙摆布的不正常状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区党委在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重要讲话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干部队伍建设必须把革命化放在首位,首先的标志是坚持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按照“两个离不开”的思想原则和搞“五湖四海”的要求,调整、充实了一批地、县级领导班子。
以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积极地、有针对性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西方吹捧达赖是精神领袖,分裂主义势力则把他抬上宗教、民族、政治领袖的宝座。达赖对于国内藏族地区的主要影响力在于宗教。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把人民置于水深火热之中,窒息了西藏社会的生机与活力。西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民主改革,打碎了经济和政治制度上的封建农奴制的锁链,然而深受达赖影响的藏传佛教对人民精神的束缚、对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却没有受到触动。精神文明这一手缺少针对性,因而软弱无力。破除唯心主义的枷锁,用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广大人民,西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具有真实的内涵,取得实际的成果。
几十年来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后,由于中面和正确决策和国家、各兄弟省市区对西藏的特别扶持,我区各项事业有较大进展,经济建设也有较快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西藏的经济与全国各地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城乡面貌变化相对缓慢,社会进步跟不上全国的步调,农牧民人平均收入低于全国水平一半。中央在财政上给予西藏特别宽厚的政策,但是由于自身缺少财源,仍然捉襟见肘,在中央财政的帮助下财政缺口得到了一定的缓解,还没有完全走出困境。西藏面对的这引起经济方面的问题,是诸多因素合成的。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兄弟省市区的帮助、提携下,与全国一道向在本世纪内实现小康的目标前进。以西藏的稳定与发展回报中央和兄弟省区。
二、援藏省区市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认真贯彻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无私相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两年多来,全国各省区市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努力地、创造性地贯彻了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掀起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支援西藏的热潮,对西藏工作提供了巨大的援助,有力地促进了西藏的发展与稳定。西藏人民倍感中央关心、全国支援的深情厚意,激发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确保稳定、力求发展的内在活力。
中央历来讲全国援助西藏,过去,由于缺少有效的机制,援助与受援的关系没有真正的连结在一起,实际作用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援藏的路子和明确、具体的模式,一下子把对口援藏提升到一个崭新而有力的境界。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全国援藏的新局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影响,其意义难以估量。
1、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力量,坚决落实中央援藏工作部署
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之后,各省区市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立即行动,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重视落实中央决策。各省区市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的主要领导同志对援藏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讲话,对本省市、本部门、本系统的援藏工作思路、任务和措施等提出具体要求。由于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和各兄弟省市区的领导同志对中央的决定理解得深,站得高,发自内心地关怀西藏,把西藏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因而援藏的路子、力度和方式,早已远远地超出了中央在会议和文件中提出的具体要求。有一些兄弟省市把对口援助的地市县的发展规划,纳入了本地的发展规划,有的急西藏之所急,把用发展本地教育、科技等事业的资金,转向对口援助地区。各省区市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着眼当前,立足长远,为西藏真心实意办实事。把西藏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对西藏的事情特事特办,优先考虑,优先安排。这一切在西藏干部和人民的心头引起强烈的震撼,产生了极为广泛深远的影响。
建立援藏工作领导机构。为保证对口援藏各项工作和六十二项工程有计划、高质量地完成,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和中央、国家机关多数部委成立了由领导挂帅的援藏工作领导小组,设有办事机构具体办理日常事务。凡涉及对口援藏的重要请示、报告,主要领导亲自批示,有关部门及时研究解决,保障了援藏工作的顺利进行。
召开援藏工作会议。14个对口援藏省市和和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分别召开了援藏工作会议,有些中央、国家机关部门,自身没有财源,把用于机关建设的资金挤出来援藏,并且动员全国同行业部门共同援藏。有的省市和部委下发专门文件或召开援藏工作落实情况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制定对口支援中、长期援藏规划;有的多方努力,积极筹措,设立了援藏基金;有些部委还把援藏工作会议放在西藏召开,同西藏一起研究落实具体援藏事宜;各方面的积极工作,促进援藏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领导同志亲自带队赴藏考察、指导工作。各省区市除了在选调干部、选择援助项目和解决进藏干部后顾之忧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外,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增强援藏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贾庆林、谢世杰、陈良宇等一大批兄弟省、市主要领导干部亲自入藏考察,许多省市多次派遣由省、市委、省、市政府领导同志亲自带队,组织有关方面负责人和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参加的考察组,赴藏进行实地考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96年底,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以及担负六十二项工程任务和对口支援任务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进藏考察团、组约350个,其中省、部级领导干部100余人次。
广泛宣传援藏工作的重大意义。各省区市和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和宣传途径,广泛深入地宣传西藏,宣传中央援藏决策,可以说做到了家喻户晓,使援藏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涌现了许多动人的事迹,大大加深了内地人民对西藏的了解,促进了各族人民与西藏人民的感情与交流,增强了民族团结。
2、以对西藏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建设六十二项工程。
六十二项大庆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建设速度快,工程质量高。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和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对项目建设高度重视,通过在西藏实际调查研究之后,大部分项目承建单位以对西藏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从实际出发,调整概算,增加投入,确保建设项目高质量、高标准。目前,所有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并已基本建成56个。其中50个项目全部竣工交付使用;6个项目已基本完工,进入安装收尾工作;剩余的6个项目,计划今年完成4个,1998年和199年各完成1个。到1996年底六十二项工程总投资由原计划的23.8亿元增加到39.73亿元。其中,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和援藏省区市增加投资12.7亿元,我区自筹资金3亿元。
对工程质量精益求精。各省区市和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相应成立了工程指挥部,组织强有力的班子,抽调技术骨干力量,扎扎实实做好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强化了检查监督,推行项目监理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项目建设指挥人员,不顾高原缺氧,风餐露宿,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风貌,展示各省区市人民对西藏的深情厚意。已建成的50个项目均通过竣工验收,全部为合格工程,大部分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要求,优良率占72.7%。六十二项工程无论是建设速度,还是工程质量,在西藏基本建设史上都是空前的。
竣工项目发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六十二项工程涉及能源、交通、通讯、工业、农业、文化、教育、卫生、市政等多个领域。譬如,能源项目建成后,新增水力发电装机容量3.74万千瓦,年增加发电量2.06亿千瓦时;山南、日喀则、昌都、阿里等地区所在地电力供应紧张状况明显缓解,部分无电县的供电问题得到解决。教育、卫生、广播电视项目建成后,新增中学招生4900人;新增病床400张,结束了西藏无传染病医院的历史;广播电视覆盖率由原来的40%和36%分别提高到50%和40%,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批工农业生产项目投产后,增强了西藏经济发展活力。许多项目建成后,广大群众载歌载舞欢乐庆祝。总之,六十二项工程项目的建成,对改善西藏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局面,发展优势产业,提高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反对分裂,巩固人民政权,保持西藏的稳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3、对口支援成效显著
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是新形势下援藏工作的一项战略方针,这是在认真总结以往援藏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新思路、新举措。充分体现中央以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全国各族人民对西藏的关心,充分地体现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以大帮小、以强扶弱、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使广大受援地区的干部、人民群众及其子弟强烈地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与民族团结的力量。这个意义无论怎样估量都不会过高。
各省市援藏工作的深度和方式,异彩纷呈,在他们的发言中有些会展示出来,西藏各部门和各地区也有总结材料。我在这里,将有共性的一些主要作法作一个简介。
确立目标,长远规划。有些省市把受援地区纳入自己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以不同的方式,对西藏受援地、县提出了长远支援的规划和设想。有的将对口支援地区作为本省市的一个特殊地区,纳入本省市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统筹安排;有的确定由本省市各地区和省市直属部门与对口支援受援地区的县和地直各部门共同发展;有的提出了西藏受援地县与本省市同步进入小康的目标;有的决定将西藏受援地区的县列为本省市的特殊县予以扶持,确保经济社会各项发展目标的实现。这些重要举措,使对口援藏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深化,使西藏与对口省市开始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密切联系。
主动关心,多方援助。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和14个对口支援省市不仅注意引导我们的一些部门和地区及时转变思想观念,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还在人才、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无私援助。有的部委给予优惠政策,支持扶助西藏的发展;有的部委不断加大援藏力度,帮助引进资金、项目;14个对口支援省市讲大局、讲风格,克服自身困难,除六十二项大庆工程项目外,又无偿援助了西藏一批建设项目和物资。据初步统计,从1994年下半年至1996年底,14个对口援藏省市计划各类援藏项目564个,项目投资总额48486.98万元。其中,已落实项目投资、无偿援助资金、捐赠物资折合资金共计38578.88万元;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计划各类援藏项目526个、项目投资总额134084.16万元。其中,已落实项目投资、无偿援助资金、捐赠物资折合资金共计86006.16万元。
加大智力援藏力度。各对口援藏省市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在援藏工作中,注重扶本扶智,大力开展智力援藏。两年来,共选派工业、农业、医务、教育、科研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15名赴藏;为西藏短期培训各类技术人员、接受西藏赴内地挂职锻炼县级以上干部507名;通过各种渠道,共培训西藏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1877人。
对口支援给西藏带来显著变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西藏长期封闭的局面进一步打破。各地市、各行业紧紧抓住全国支援西藏的有利时机,积极加强同内地省市、行业和部门单位的联系,把西藏的资源优势同内地的人才、技术、资金、管理优势结合起来,努力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关系,共同兴办“短、平快”项目。目前,在皮革加工、木材加工销售、矿泉水开发等多个项目中见到了成效,还在农牧业综合开发、城市规划设计、农技推广、农牧业品种改良方面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走出了一条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开发、共同发展的新路子。随着对口支援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西藏干部群众由衷地感受到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思想观念有了深刻变化。有引起没有对口联系的县或部门,强烈要求安排对口支援单位,以便加强同内地的联系与合作。
西藏中经济落后的地区,经济实力与发展水平与兄弟省市区难以对照比较。在相互往来中,基本上是接受兄弟省市区的单方面帮助,没有力量进行有来有往的互相支持。但是我们决不抱有只知伸手要钱要物,不重视自力更生精神的思想状态,决不抱残守缺、自我封闭。我们要坚实不移地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良好的促进发展的政策环境。逐步创造与内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合作条件。在有能力的时候,更好地回报国家和兄弟地区。
4、援藏干部以孔繁森为榜样,全心全意为西藏人民服务
从1995年开始,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和对口援藏省市按照“选优挑强”的原则,共选调658名干部进藏工作。这批援藏干部政治素质好,视野开阔,作风扎实,具有改变西藏面貌而奋斗的奉献精神。
援藏干部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孔繁森为榜样,发扬老西藏精神,克服高山反应、身体不适等困难,有时甚至带病坚持工作。不少援藏干部主动为生活困难的群众捐款、捐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以建设、发展、稳定西藏为己任,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忘我工作,争做贡献,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在当地干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
援藏干部积极发挥优势,各展所长,为密切西藏与内地的经济、社会联系,为实现两地优势互补牵线搭桥,促进了受援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在企业工作的援藏干部,发挥丰富的经济工作经验和经营管理才能,还通过多种渠道,引进资金、设备,缓解西藏企业发展与技术、资金短缺的矛盾,使一些企业扭亏为盈。特别是在县里工作的援藏干部,在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勇于克服各种困难,与当地干部群众同甘苦,共奋斗,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使县里的工作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援藏干部增强了我区干部队伍的力量,特别是县一级基层单位的干部队伍得到充实和加强,改善了基层干部队伍的结构。援藏干部思想解放,改革意识强,增添了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开创了我区干部队伍建设的新途径。
两年多来的实践表明,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各项决策是非常及时、非常正确的。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全国热情支援西藏,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显示了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伟大力量,展现了西藏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这是对西藏干部群众最生动、最实际的教育,也是对达赖集团及其背后的国际反华势力最有力地驳斥。座谈会后两后来,西藏的政治、社会日益走向稳定,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局面和有力的势头,这不是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功劳,是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的各兄弟省市热情关心、有力扶持的成果,是全国人民与西藏人民心连心的结晶。作为西藏人民的代言人,我们在这里向中央领导和中央部门领导同志,向各兄弟省市的党政领导,向全国人民表示无限的敬佩与赤诚的感激。
回顾多年来特别是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两年多的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在西藏,无论是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还是反对分裂、稳定局势,只有始终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对西藏工作的决策精神,把中央及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和西藏各族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结合起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西藏各项事业才能长足进步,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这次召开援藏工作经验交流会,是对我区工作的又一巨大关怀和鞭策。我们也代表西藏230万各族人民,向中央和全国人民表态: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在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遵循邓小平同志《立足民族平等,加快西藏发展》的教导,把握大局,再接再厉、同心同德,开拓前进,继续深入贯彻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努力探索西藏与内地长期、持续、互利互惠、合作交流的经验与规律,增进西藏与内地密切联系,进一步开创西藏工作新局面。
(这是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陈奎元同志在全国援藏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