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高原,不知道高原的感觉;不走山路,不知道山路的艰险。本报记者刚一进入西藏山南地区,就切身体会到了援藏干部们睡不着觉的难处,也深深感受到了路途中的艰险,泥石流频发,山上滚石会不期而遇,而这些危险你都无法预测,也无法预防。
睡不着觉是最大的挑战
早上8点,记者从合肥骆岗机场踏上了前往西藏山南地区采访的征程,下午4点,到达拉萨贡嘎机场,此时手表上的海拔高度显示是3555米,这时,记者已经能感觉到非常明显的高原反应了,走路稍微快一点,呼吸就会明显加快,想要张开嘴巴大口大口地呼吸来缓解供氧不足。而合肥援藏干部们所在的错那县和浪卡子县,海拔都超过了4000米,尤其是浪卡子县城所在地,更是达到了4500米,比这里足足高出1000米。
当晚入住地是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泽当镇,这里的海拔跟贡嘎机场接近。到晚上睡觉时,高原反应才真正开始出现。头脑发胀浑身不适,由于这里氧气含量只有合肥的70%左右,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索性就不睡了,恰好巢湖市和庐江县的两名援藏干部夏远生和袁浩也在泽当,记者就跟他们聊了起来。
对援藏干部们来说,睡觉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几乎每天都处在半睡半醒之中。袁浩开玩笑地说,在这里大家都知道“三个不知道”:吃饱没吃饱不知道、睡着没睡着不知道、生病没生病不知道。
道路上的危险无法预测
人们都知道李白的名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是李白却不知道,西藏的路更艰险,不仅难行,而且充满了危险,最要命的是这种危险你根本无法预料,也没办法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入藏的第二天一大早,记者就乘车前往错那县,切身感受到了道路的艰险。早晨7:30就开始出发了。开车师傅告诉我们,现在从泽当镇到错那县城的道路修得算是很好的,要是以前跑一趟大约要10个小时,而现在大约要5个多小时。刚开始一段道路确实非常平整,可是慢慢地就能感觉到道路的颠簸了,加上高原反应,人坐在车里非常难受。特别是车子行进到一半路程时,有大约40分钟的路程极其颠簸,记者只好死死抓住座位前的扶手,否则整个人都会被颠簸得弹起来。
颠簸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路上突然出现的泥石流或是滚石。一路上记者发现,很多山体上都有深深的沟痕,司机师傅说,大多都是山上冲下的泥石流所致。就在行进过程中,前面忽然有一些人在整修道路,而道路靠近山体的一侧,边上就堆积了一大片泥沙和碎石块。这就是前不久刚刚冲下来的泥石流。而这样的情景,记者一路上看到了三次。
司机师傅说,有的泥石流非常快,一两分钟的时间就能堆积起一两米高,如果车子不幸经过,很快就会被埋住。山上的滚石和泥石流一样可怕,想象一下桌面大小的石块从山上滚落下来,车子恰好被砸中会是怎样?
经过5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错那县城,记者看到援藏干部甄大勇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经常外出下乡,会害怕遇到泥石流或滚石吗?甄大勇想了想说:“既然来了就不害怕,你不怕它,它就会躲着你走。”
(责编: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