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还须自身硬。
加强援藏干部管理,建设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援藏铁军,是推动援藏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
可是,援藏干部的管理始终是一个难题。第五批援藏工作队充分吸取经验教训,进藏伊始就把加强援藏干部的管理作为一项重大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常抓不懈,着力建设一支和谐型援藏团队、纪律型援藏团队和进取型援藏团队,极大地增强了广大援藏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每一名援藏干部就是一面冲锋在前的旗帜,每一个援藏工作队就是一支极富战斗力的突击队。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型团队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做好援藏工作,关键也在人,在于充分调动和激发每一位援藏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从互不认识到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战斗在一起,从熟悉的岗位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语言不通、习俗不同,从恶劣的自然环境对身体的折磨到天各一方对家人的思念,是什么因素促使广大援藏干部迅速融入到这个临时组建的团队中来,迅速融入到西藏人民中来,迅速融入到这一片土地上来?
广大援藏干部给出的答案首先是人性关怀——思想上互相交流,精神上互相鼓励,工作上互相研究,习惯上互相尊重,生活上互相关心。
中央国家机关援藏干部、区直工委副书记彭宏介绍:中央国家机关援藏干部自我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了集体过生日制度,按出生月份为在拉萨的中央援藏干部集体过生日。企业联络组则针对中央企业援藏干部大多分散在地区工作的实际,在重大节日前,通过电话向企业援藏干部表示慰问,了解情况;采取邮寄生日贺卡和手机短信等方式,向企业援藏干部祝贺生日,表达关怀;利用到地区出差或企业援藏干部到拉萨的机会,加强联系,交流情况,沟通思想。
卫生医疗组注意随时了解大家的健康状况,及时看望慰问生病住院的援藏干部,使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友情的可贵。
其实,这是各援藏工作队的普遍做法。援藏干部生日庆贺、生病慰问、家属来藏看望、家中大事关心等制度,把援藏干部原本孤寂的心渲染得五彩缤纷,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家的温馨。
浙江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努力发挥援藏管理小组的作用,把关心干部、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浙江省援藏干部、比如县县委书记张世方在病重期间,他们专门派人前去看望慰问,让他在异乡感受到家的温暖。浙江省援藏干部、那曲地区公安处副处长吕建平的母亲病逝后,及时委托在内地跑项目的同志前去吊唁,送去组织的关怀。
吉林省援藏工作队定期为援藏干部配备日常生活必需品,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先后使4名患病的同志及时得到治疗。帮助协调援藏干部家属、子女就业升学问题,协调吉林省教育厅正式发文对援藏干部子女参加中考给予增加10分的优惠政策,有5名援藏干部子女受益,协调长春市、松原市各解决1名援藏干部家属和子女就业问题,切实解决了援藏干部的后顾之忧。
点点滴滴,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广大援藏干部的心田,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建章立制,建设纪律型团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第五批援藏干部总领队、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许鹏表示,加强援藏干部管理,必须首先以制度建设作为突破口。
为了切实增强制度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组织两个调研组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马不停蹄地赴40多个县进行调研,围绕援藏干部管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修改完善了《对口支援西藏干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援藏干部请销假制度、重大事项汇报制度、谈话制度等;与区纪委、区检察院形成定期联系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对援藏干部廉洁自律的管理;修改和完善援藏干部考核制度,要求援藏干部与在藏干部同等考核,不搞特殊化,以年度考核为主线,以3年的期中、期满考核为支撑,辅以日常考核,查找问题、奖励先进。
为了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央国家机关援藏工作队成立了自我管理领导小组,把中央援藏干部分成了11个小组,挑选具有一定管理经验和威信的同志担任各组的组长,负责分组联系和管理。同时还设立了综合宣传、学习交流、文体活动、卫生保健、纪律安全、企业联络、妇女联络等7个工作组,负责从不同的方面开展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与中央国家机关援藏工作队相似,各援藏工作队也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人事、项目、资金等管理细则,对援藏干部从严要求,确保援藏干部政治上跟党走、经济上不伸手、生活上不丢丑、工作上争上游。
湖北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成立了中心组,制定了组织管理制度、学习管理制度、宣传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接待管理制度、干部请销假制度和援藏干部行为规范“十不准”制度,对援藏干部实行高标准、严要求。2008年,一名湖北省第五批援藏干部因为在工作日喝酒而受到处罚。
湖南省第四、五批援藏干部、隆子县委书记华学健在藏工作6年中,从未进过娱乐场所,从不插手招投标业务,项目一律由分管领导严格把关,并坚持专项资金专户管理,严格监督。6年来,他曾多次拒收包工头的红包和礼金,严词拒绝了一些跑官要官的干部职工,被人私下称为“铁面书记”。
“没有官架子,有官样子。”这是当地群众对福建省援藏干部、工布江达县委书记蒋耕霆的评价。蒋耕霆坦言,就管理而言,组织上对援藏干部的要求比当地干部更严格,甚至可以用苛刻一词来形容。3年来,他始终坚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踏踏实实干事情、朴朴实实做儿女,树立了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
建章立制,用制度来管人管事管权,打造了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援藏干部队伍。
加强学习,建设进取型团队
西藏当前不仅存在社会主要矛盾,而且还存在着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这就要求广大援藏干部要不断学习,尽快完成从客人到主人的角色转换。
为了尽快熟悉西藏情况,中央国家机关援藏工作队自我管理领导小组在区党委组织部和西藏大学的支持下,以面向中央援藏干部为主开办了中国少数民族史(藏族历史)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组织援藏干部利用周六的时间学习西藏地方史和藏语口语等课程;为便于援藏干部在较短的时间里,对西藏的区情有所了解,自我管理领导小组还精心设计了一个系列讲座,同时作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选修课,邀请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就西藏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讲解;为引导援藏干部深入研究援藏工作、全心投入援藏工作,学习交流组还积极筹划“援藏干部论坛”,为大家探索援藏工作规律、交流工作经验提供平台,以更好地推动干部援藏工作深入开展。
浙江省第五批援藏干部认为:“虽然远离了浙江,只有加强组织建设,树立团队精神,加强凝聚力,才能做好援藏工作!”他们坚持每周学习制度,先后组织开展了5个专题的学习活动,内容涉及党的十七大报告、反分裂斗争、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办事处事能力。
上海市第五批援藏工作队则为每位援藏干部办理在线学习卡,鼓励大家参加远程学习;设立学习书柜,开展“图书漂流”读书活动;举办“探望国旗老阿妈”、“每月论坛”、“生日讲座”等学习活动70多次;在援藏工作简报上开辟学习园地栏目,刊发援藏干部学习体会50余篇和外省市援藏经验做法20多篇。
“昌都是一个特殊、敏感的地区,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在这样的地方开展工作,我们首先要求每一位援藏干部认真学习西藏历史、民族、宗教、民俗等方面的知识。”天津市第五批援藏干部领队、昌都地区行署副专员梁淳久说,通过学习,援藏干部们充分认识到了反分裂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切实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做到立场上绝不妥协,思想上绝不放松,行动上绝不懈怠。
科学管理出效益,严格要求出成绩。3年来,广大第五批援藏干部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清贫,以自身建设的大发展,促进了援藏工作的大发展,赢得了各级组织和广大人民的高度赞誉。
(责编: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