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50年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在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的脚步声中应运而生。
半个多世纪以后,“五个特别”再次成为45名来自北京的第四批援藏干部的真实写照,而且,他们还用自己提出的“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脚踏实地干三年”新口号,将老西藏精神真正践行并发扬光大。不眠之夜惟有牦牛相伴在海拔4600多米的当雄县牦牛冻精站,一阵阵高原上特有的寒风呼啸而过,敲打着宿舍的铁门。在偌大的上千平方米建筑、占地百亩的冻精站中,只有一位小伙子住在这里,听着窗外风声夹杂着牦牛的低吼奏成每晚惟一的伴奏,他不禁低声哼唱起那首熟悉的歌曲“月亮,我的月亮,请你夜夜陪伴我,一直到明朝……”
这位小伙子名叫张春起,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来到拉萨之前,他已在北京三元集团干奶牛这一行十余年。2004年,他光荣地成为北京市45名援藏干部的一员,肩负着全市人民的嘱托,来到西藏,任西藏自治区当雄县牦牛冻精站站长。尽管每个夜晚,张春起都思念着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女儿,但身边陪伴他的,只有冻精站里的上百头牦牛。
说起如何挨过这一千多个高原上孤独痛苦的夜晚,张春起只是半开玩笑地说:“睡不着就想想牦牛呗。”而正是在一个个不眠之夜中,牦牛冻精站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方法在张春起的脑海中逐渐明朗。
张春起发现,西藏牛群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是乳品产能却相对低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主要奶畜品种为乳肉兼用品种,年挤奶量远不如单纯的乳用奶牛品种。而当地大片草原由于荒漠化等各种原因,已普遍发生了较严重的退化,以大力发展乳业替代部分传统畜牧业成为一条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于是,无数个日日夜夜,张春起守在冻精站里不知疲倦地进行着他提出的娟姗牛与牦牛杂交实验。“经过一个或数个世代的杂交,西藏牦牛的挤奶性能将会大大改良,到时候就可以数倍甚至数十倍提高牛只单产。”张春起信心十足。上个月月底,他精心培育的牦牛杂交新品种已经顺利产下76只后代。张春起兴奋地告诉记者,新品种年产奶量是普通牦牛的10倍至15倍。据他推算,每头牛将会为每户牧民带来近三万元的年收入。
艰苦生活刻画高原印记
尽管西藏旅游令无数人向往,但是真的踏上“世界屋脊”的土地,剧烈的高原反应却会给每个人来个下马威。拉萨市平均海拔3800米左右,含氧量夏季只有内地的65%,冬天的含氧量不足内地的50%,这种缺氧的感觉恐怕令每一位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都无法想象。
记者乘机抵达拉萨不足一个小时,高原反应便开始“发威”。一阵阵头晕、胸闷、气短不断袭来,如同跑完千米般之后全身乏力,上每一层楼都成为一项艰巨的体力活。而到了晚上,剧烈的头疼更是折磨得人彻夜难眠。用一位同行者的话说“在这里连喘气都费劲,真不能想象还要正常工作!”
而45位援藏干部三年前从北京来到拉萨时,迎接他们的第一课正是如此严峻的挑战,45位同志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了身体不适。当雄县副县长丁开明到县政府报到当天,由于缺氧,心率急速下降至每分钟50次,被送进了医院的重症看护室;城关区副区长邵水平到单位后的第二天,就患上了足以致命的肺水肿、脑水肿;拉萨市发改委常务副主任张玉玮是这批援藏干部中年龄最大的,也是第二次进藏工作,因体质较弱,到医院打点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拉萨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贺宏志自打来到西藏,就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一年下来吃掉了5瓶安眠药,自己笑称已经拿药当下饭佐料了。
即使如此,45位援藏干部没有一人出现畏难情绪,很多人在医院接受治疗后又匆匆赶赴工作岗位,从不因身体不适而对自己降低要求。记者见到的援藏干部们从外表上已经很难与当地人区分开来,三年来,青藏高原的强光已在他们的皮肤上烙下了一层紫黑色的印记,稀薄空气裹挟的刺骨寒风也为他们的脸上平添了几道沟壑。“我们带着这样的'高原记号'回到北京,觉得很光荣。”来自北京大兴区的援藏干部丁开明笑着说,黝黑的脸庞依然神采飞扬。
思念之情化作奉献动力
三年来,谈及各自在拉萨的工作和成绩,援藏干部们无不豪情万丈;然而提起他们远在北京的家庭和亲人,许多人禁不住满怀歉疚,甚至饱含热泪。
来自北京大兴区的援藏干部、当雄县委书记董玉峰离开北京时,耄耋之年的老父亲就已体弱多病,肩负重任的他与父亲依依惜别,仍然坚定地踏上了旅途。就在去年,董玉峰接到了老人病危的消息,而此刻,他正亲自落实着当雄县两个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权衡再三,他还是咬牙决定推迟归期。然而,这一推成为了父子二人的永远诀别。
每每追忆起父亲,董玉峰便忍不住潸然泪下,“未能在父亲床前尽孝,这将是我终生无法弥补的遗憾。”但擦干泪水,董玉峰的脸上又现出铁打般的坚毅:“可是我既然选择了援藏,就不能辜负两地人民的重托。我无怨无悔。”拉萨市城关区区委副书记张志国援藏之前在北京朝阳区望京地区街道工作,繁华优越的都会生活和这里的条件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张志国很快就适应了拉萨的生活,和当地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我是一个特别乐观的人。”张志国风趣地告诉记者。不过,这位时常笑容满面的男人也有犯愁的时候,去年六月,他突然接到妻子的电话,自己上中学的儿子遭遇车祸骨折,需要立刻手术。一向对儿子倍加疼爱的张志国听到消息心急如焚,但是工作繁忙无法脱身,他只能在电话里问长问短,满腹委屈的妻子忍不住哭出了声,“那时候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酸。”
令张志国意外的是,半个月后,他的妻子竟扶着刚刚出院还拄着双拐的儿子出现在拉萨火车站。“知道你忙回不去,干脆我们来看你。”儿子的两句话让张志国久久不能平静。
三年中,几乎每位援藏干部都有这样一段难以言说的情感故事,或惆怅,或不舍,或悲痛,或愧疚,然而不会动摇的是他们继续援藏工作的决心和干劲。即将踏上归途的援藏干部们思绪万千,有憧憬,有喜悦,但更多的,竟然是对这片土地的不舍。“在这里,我们收获了人生的财富。”(责编:杰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