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心西藏 全国支援西藏

首页 > 援藏 > 援藏生活

北京第四批援藏干部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 2007-05-30 13:12:3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2004年6月,北京市丰台区选派刘建伟、汝玉虎、郭建中和宋红鹰作为北京市第四批援藏干部到堆龙德庆县对口援藏。3年来,在拉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丰台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第四批援藏干部们认真贯彻中央第三、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援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丰台区委、区政府和丰台人民的重托,以建设堆龙、发展堆龙和稳定堆龙为己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援藏工作中去,朴朴实实做儿女,认认真真干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深入调研,理清思路,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为理清思路,找准工作“切入点”,从进藏那天起,北京市第四批援藏干部们不顾强烈的高原反应,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在短短一个月内走遍了全县下辖的7个乡(镇)和县直各部门、单位及县属各企业。在经过大量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基础上,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全县的发展思路:一是以土地储备为切入点,大力推行土地储备,集约利用土地,盘活土地二级市场,提升土地价值,降低城市建设成本;二是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狠抓农牧民安居工程,努力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三是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积极培植税源,逐步壮大县域经济;四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工业“反哺”农业,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五是以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运营为契机,结合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民俗旅游,开办“农家乐”延伸旅游事业;六是以客运站和货运站为依托,把该县建设成为辐射西藏的物流集散区。与此同时,在圆满完成“十五”计划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组织编制了《堆龙德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为堆龙德庆县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3年来,他们紧紧围绕这一思路,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33735万元增加到56500万元,年均增长20.5%以上;财政收入从2044万元增加到5070万元,年均增长30%以上,税收收入从1747.19万元增加到4506万元,年均增长31%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355元增加到3052.75元,年均增长12.5%以上。其中,现金收入从1120.8元增加到1921元,年均增长21%。全县各类企业由2003年的15家增加到如今的38家,累计吸收民间投资3个多亿,实现产值3.82亿元,上缴税收2749万元,解决当地农牧民就业1848人。县级财政收入的60%以上来自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的3.1平方公里的羊达工业集中区,集群效应开始显现,为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和班子成员一道集体决策。2006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3.25亿元,自我造血功能有所增强,县域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初步扭转了财政收入主要依靠项目投资拉动的畸形局面。交通、旅游、商贸、服务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农畜产品加工、建筑建材、藏医药、房地产业、矿产业等特色产业规模逐步发展壮大,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维护安定团结,坚持稳定压倒一切

  北京市第四批援藏干部们始终把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以建设“和谐堆龙”为核心,正确处理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断增强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物质基础。3年来,他们和有关部门的同志一起经常深入该县境内的乃朗寺、楚布寺等重点寺庙,看望慰问寺庙的活佛和僧侣,要求僧侣们加强学习,做爱国爱教的模范。在深化寺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他们和班子其他成员坚持定期听取深化寺庙爱国主义工作组的工作汇报,要求工作组认真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全面落实“四个对待”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寺庙爱国主义教育成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而确保了宗教秩序的正常化、宗教活动的规范化、宗教事务管理的制度化。

  促进交流,开创对口援藏工作新局面

  为了加强丰台与堆龙两地的交流,更好地推动援藏工作的深入开展,援藏干部们上任后,非常重视加强堆龙与丰台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两地的共同繁荣和发展。一是组织选派有关部门的年轻骨干40余人到丰台区对口部门学习,使他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二是充分发挥援藏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多渠道筹集各项建设资金1300多万元,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三是牵线搭桥,双方互派代表团学习考察,进一步增进了丰台与堆龙两地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了双方的合作与交流。在第四批援藏干部协调下,堆龙先后派出了3个党政代表团赴北京丰台区学习考察,开阔视野;丰台区也先后派出了5个代表团到堆龙德庆县考察访问,传经送宝。四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规范程序、保质保量,认真抓好援藏项目建设。三年来,他们经常深入基建工地,抓质量,促进度,现场办公,解决问题,确保工程质量。通过卓有成效的努力,堆龙德庆县援藏工作形成了资金、技术、人才、观念等全方位援藏新格局,从而增强了该县的发展后劲,极大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加强党建,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3年来,堆龙德庆县北京市丰台区第四批援藏干部在援藏工作中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不断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加强党建的新路子、新方法,推动党建工作不断上水平。

  一是抓好先进性教育。堆龙德庆县作为中央督导组在西藏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确定的调研联系点之一,受到了区党委和市委的高度重视。为了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援藏干部和堆龙德庆县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下基层、办实事”为抓手,以“促发展、保稳定”为目的,投入资金1728.6万元(含援藏资金200万元),实施了“四大民心工程”(民房改造工程,“两基”巩固提高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程,送温暖工程,基层政权建设工程)和“三大惠民工程”(百户特困户住房改造工程、青藏铁路(公路)沿线民房改造工程、农牧民贫困学生救助工程),切实解决了群众存在的实际困难,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提高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达到了“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效果和目的,得到了中央督导组、区党委和市委的充分肯定。

  二是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基础。3年来,他们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目标,认真抓好全县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在全县深入开展了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区、市党员领导干部大会、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以及《江泽民文选》、新农村建设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学习教育活动。同时,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祁爱群、牛玉儒等同志的先进事迹,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三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放松。在第四批援藏干部和堆龙德庆县当地干部的团结协作下,在各乡镇全面开展了争创“五好”村党支部、“五好”乡镇党委和农牧区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积极探索把民营经济大户中的优秀分子吸纳到党组织中来的路子,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同时,认真组织开展了基层政权建设调研活动。针对村干部中一度存在的“没人愿意干、不知道怎么干”的不良现象,通过调研,经集体研究同意,从2006年7月提高了村医、兽医的工资待遇,并从2007年1月1日起,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以实现村级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为农牧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四是抓好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3年来,堆龙德庆县北京市第四批援藏干部针对该县部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机关作风不够扎实等问题,结合本县县情和党员干部实际,于2004年10月启动了“两建”主题教育活动(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并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通过抓学习、树形象,抓班子、带队伍,抓廉政、保纯洁,抓典型、促带动等措施,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中心组的政治理论和各党支部的学习,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干部;建立健全和完善县委、县政府各种规章制度,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打造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有效保持各级干部队伍的纯洁。

  团结拼搏,无私奉献,树立援藏干部良好形象

  援藏干部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民族地区工作,“团结就是大局”。为此,他们非常注重援藏干部内部的团结,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相互支持、互相帮助,严格做到了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做到了自尊、自重、自警、自省。同时不断加强同藏族干部、长期在藏汉族干部的团结,形成了“同志、战友加兄弟”的密切关系。首先他们从加强班子团结入手,班子成员间能够做到相互沟通、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达成工作上的共识、思想上的统一、形成了合力,从而带动班子的团结,使班子形成凝聚力、产生战斗力,为推动堆龙德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其次,充分尊重当地民族干部,经常与他们沟通,密切和他们的关系,发挥他们每个人的特长,挖掘他们的潜能,肯定他们的成绩,从而调动了全县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自觉地融入其中。首先,在思想上,他们把援藏视为新时期民族团结友好使者,视为丰台区与堆龙德庆县两地的桥梁与纽带,视堆龙德庆县为第二故乡,视百姓为自己的衣食父母。特别是在处理东嘎镇和柳梧乡群众几起聚集上访事件中,能够做到统揽全局,靠前指挥,与班子成员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建议和对策。工作中,和班子其他成员一起深入乡村搞调研,走村串户摸情况,面对面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及时掌握了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真实想法。通过积极努力的工作,使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国家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思想观念有了明显转变,从而确保了堆龙德庆县社会的稳定。

  3年来,北京市第四批援藏干部以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克服了身体、家庭等各方面的困难,坚守岗位,团结一致,勇于拼搏,无私奉献。

  作为堆龙德庆县县委书记的刘建伟,时时处处做团结守纪的楷模,扎实工作的标兵,关心爱护同志的榜样。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时刻把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政治稳定、加快跨越式发展、提高藏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挂在心上。在工作上,他积极主动地与县级领导班子成员搞好团结协调,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使北京援藏干部与当地干部以及援藏干部内部形成了团结、互爱、活泼、融洽的良好氛围。

  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汝玉虎,援藏3年来,对分管的援藏项目认真负责,狠抓落实,保证了各项援藏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分工上,他主要分管土地管理、招商引资等工作。作为主管经济工作的领导,他总是以饱满的热情,主动和投资者接洽,尽可能地引进项目。尤其在土地储备工作中,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副县长郭建中,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在工作中,他注重从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抓起,在分管工作中,突出抓好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加大城市管理力度,使堆龙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逐步纳入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3年来,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宋红鹰积极主动地配合好检察长的工作。在具体的办案过程中,循序渐进,把内地先进的执法理念通过每一个案件传授给当地干警,潜移默化地使他们接受先进的执法观念,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干警们的业务素质不断增强,办案效率得到提高,办案水平不断进步。

  3年的援藏工作是组织上赋予的重任,是对援藏干部们的高度信任,同时也是对他们进一步的培养和考验。他们勇敢地接受了这一人生中的巨大考验,把心思扑在了工作上,扑在了为农牧民群众谋利益上。在西藏特殊的环境中,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和磨炼,以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热情饱满的革命热情,艰苦奋斗,大胆开拓,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只争朝夕,无私奉献,在堆龙德庆县各族人民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援藏干部形象,赢得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尊敬和赞誉。(责任编辑:桑桑)

我要留言: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