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心西藏 全国支援西藏

首页 > 援藏 > 援藏人物

三年雪域征程 一世无悔人生

——北京第六批援藏干部纪实
任达伟 叶思怡    发布时间: 2013-05-29 15:33:00    来源:新华网

  2010年7月8日,北京市第六批63名援藏干部满怀着对雪域高原这片神奇土地深深地爱,肩负着北京市市委、市政府与广大群众凝重的嘱托,带着满腔热血奔赴到援藏第一线。援藏期间里,援藏干部们经历了几度风雨,在峥嵘岁月里与风霜雪雨博激流,用他们一点一滴脚踏实地地努力,卓有成效地推动着当地的经济发展。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西藏,平均海拔近4000米,蓝天白云近在咫尺,风光旖旎的藏区风情引人遐想。西藏风光虽无限好,然而对于刚从平原进入到高原的援藏干部来说,大家感触最深的不是雪域高原的独特风光,而是需要克服的种种困难,有来自地理上的天然障碍,也有对自身健康的挑战,还有意志上的磨砺。 

  “从海拔几乎为零的北京一下到了3000多米的高原,本身就是一种奉献。”北京海拔几乎为零,拉萨海拔3650米,也就是说,如果楼房每层落空3米,那么援藏干部相当于时刻工作生活在家乡的一座1230层高的楼上。高原氧气稀薄,气压颇低,人稍微快速一动,便有让人喘不上气的窒息感,而且身体的细胞会越来越膨大,然而远低于平原的大气压不能把细胞压回正常体积,长此以往,心肌肥大、肺大泡等各种疾病不请自来。 

  北京第六批援藏干部总领队、拉萨市委副书记贾沫微的血压高压曾一度高达170毫米汞柱,每日需靠降压药度日;副领队、拉萨市副市长陈文因高原眼压偏低,致使视网脱落;副领队、拉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马新明患上痛风疾病,痛风发作时要依靠拄拐才能行走……其余60名援藏干部中有3名干部被查出了癌症,还有6名干部患上眼底黄斑、心肌缺血、肺大泡等不同疾病。 

  在北京第六批援藏干部初抵拉萨的当天,便传来北京第五批援藏干部陈北信同志因公牺牲的噩耗。为了改善辖区内纳木措湖景区的旅游环境,担任当雄县副县长,分管旅游的陈北信在进藏不久后,就常在海拔近5000米的纳木措地区挨家挨户走访调研,有时出门一趟就得走上百公里的路。在工作繁忙之时,他只能一边挂着点滴一边修改着景区规划,还时不时得吸上几口氧才能正常工作。整整三年,除了正常休假和出差,陈北信不仅一直忘我地工作着,而且还帮扶贫困户、资助孤儿上学、为灾区捐款……当地干部群众打心眼里喜欢他,见面就喊他“阿达啦”(当雄藏语,意思是“很亲很亲的人”)。然而,高负荷的工作强度加上强烈的高原反应,终于让原本就瘦弱的他难以支撑。2010年6月23日,在即将完成援藏任务回京的最后时刻,他突发脑溢血,紧急送进西藏军区总医院抢救。虽然经过各方努力,但最终他还是带着对当雄人民深深地眷恋、带着壮志未酬地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陈北信的感人事迹深深震撼着刚抵达拉萨的北京第六批援藏干部,让他们在怀抱雄心壮志的同时更明白今后工作上会遇上高原缺氧、道路艰险等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考验,但陈北信的精神更加鼓舞了第六批援藏干部投身雪域高原奋斗建设的士气。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北京第六批援藏干部初抵高原即遭遇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现状,在开展工作中常遇宝剑刀刃不利的情况,但大家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不畏各种艰辛条件,迎难而上破解种种困难,尽全力提高工作标准,经过种种艰苦环境的磨砺下才能使援藏成果如同梅花般芬香。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