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心西藏 全国支援西藏

首页 > 援藏 > 援藏人物

体验援藏干部工作和生活

   发布时间: 2011-11-14 09:54:00    来源:潍坊新闻网


记者一行跟随援藏干部乘坐摩托车深入偏远的牧民居住点走访。

  高山白云、碧水蓝天、洁白的哈达、虔诚的信徒,还有神圣的布达拉宫,这是西藏在大多数市民心目中的模样。然而这一切对于援藏干部来说,却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这片土地上,高寒、缺氧、孤独、思念时刻挑战着人类的生存极限;在这里,走同样的路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在这里,做同样的事需要付出更多心血和精力。9月3日,记者随同潍坊市第四批援藏工作组乘坐摩托车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翻山越岭现场调研规划旅游线路、走访慰问贫困牧民,体会了援藏干部在雪域高原奉献燃烧自己的艰辛。

  南木林吃早饭 馒头得用高压锅蒸

  按照援藏工作组原定的工作安排,9月3日要去拉布普乡调研旅游线路、走访慰问贫困牧民,为此记者一行决定跟随他们一同感受一下援藏干部的真实工作和生活。

  早上8时,记者来到潍坊宾馆餐厅,援藏干部早已经等在那里。饭菜很简单,有藏鸡蛋,有“辣疙瘩”咸菜,还有鸡蛋大小“笑”开口了的馒头。潍坊市第四批援藏干部、南木林县教育局局长吴爱友告诉记者,“辣疙瘩”是特意从潍坊捎来的老咸菜,纯正的家乡风味,平时他们都舍不得吃;“笑”开了口的小馒头是用高压锅蒸的,是因为担心记者一行吃不惯藏餐才特意安排的,馒头大了蒸不熟,因此只有做得鸡蛋般大小,还特意从中切了一刀。

  吴爱友还告诉记者,在高原上烧水也特别困难,烧一壶水通常需要两个多小时,而且水到70℃就沸腾了。

  朴村座谈 村民从几十里外赶来

  越野车在群山中颠簸了4个多小时,将记者颠得头昏脑胀,13时左右终于到达拉布普乡朴村。说是个村庄,其实只是在一块稍微平整的山地上散落着七八处房屋。听说县领导要来,村民从几十里外的居住点或驾驶摩托车或骑马早早赶来等在村头。援藏干部一下车,村民们就围了上来,大家伙一起围坐在草地上聊了起来。

  潍坊市第四批援藏干部、南木林县县委书记秦维强询问了村民们在山上挖藏药的收入情况和牦牛崽的成活情况。对于有的村民提出来的,因为没有通信信号,传信得靠人骑马来传递的事,秦维强立即安排随行的工作人员认真做好记录,回城后就联系电信部门协调解决在山区建设通信基站的事。

  秦维强告诉村民,县里准备打通南北旅游线路,在当地建旅游度假区,让外地人都来旅游观光,欣赏南木林秀美的自然风光。村民可以在自家门口出售藏药、表演节目,还可以将自家的马匹租给游客骑着游玩,增加经济收入。秦维强话音刚落,就得到了村民们热烈掌声的呼应。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