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智在田间地头和藏族干部研究农民致富途径(6月1日摄)。
在西藏高原,有一种漫山遍野、迎着太阳盛开的普通花朵,看上去弱不禁风,可风愈狂,它身愈挺;雨愈打,它叶愈翠——这种寄托了藏族期盼幸福吉祥等美好情感的格桑花,也叫幸福花。
周广智到曲水,为的就是能种下一路的幸福花。
“把曲水当成自己的家,把曲水干部当成自己的亲人,才能对这里投入真挚的感情,工作才能有所依靠、有所作为。”2007年,江苏省援藏干部周广智带着这样的信念,走进了西藏。
从温婉动人、宁静古朴的水乡,到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的高原,周广智上任西藏拉萨市曲水县委书记时的第一句话是,“我来,就是想为曲水人民做点事。”
这一做,就是1500个日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县5乡1镇和大部分村户;援藏干部每年60天的假期,他还休不到20天——在江苏省第六批援藏干部领队、拉萨市委常务副书记焦建俊眼中,周广智就像个陀螺,不知疲倦地旋转着。
三年,又三年。第五批援藏干部的工作结束后,周广智又加入了第六批援藏干部的队伍,继续留任。他淡淡地说,“和这里有感情了,有的事情刚开头,我想能再多带一步。”
这一步,有多远?从2008年起,曲水就连续三年在拉萨市综合考评中列七县之首,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已经是2006年的2.1倍、2.9倍和2.6倍。因此,曲水的藏汉干群中,他有一个叫得响、人人服的称号,“福分书记”。
发展·“孕育”
“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这是进藏前家乡一位老领导再三让我思考的问题。”在6个岗位工作过、阅历丰富的周广智知道,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读懂曲水。
来到曲水县的第一个晚上,伴随着高原反应带来的失眠,周广智开始认真翻看有关曲水的资料。第二天,他不顾身体不适,就开始跑基层、访群众、做调研。
很快,周广智就提出了“农业抓调整、工业抓园区、农村抓配套、城市出形象”的总体发展思路。“靠近拉萨的4个乡基础条件好,主要发展连片设施农业。西边缺水,两个乡发展高原土豆和以核桃、桃子为主的木本作物。县城主要发展工业经济和服务业。”调研后,当曲水县的地图铺展眼前,似乎已经成为一幅再具体不过的蓝图,他开始规划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胸有成竹。
“服,不管是作风还是能力,让人心服口服。”曲水县委副书记、县长孙宝祥由衷地感慨,“从没见过作风这么扎实的县委书记。”
周广智的一言一行,一下子就把住了曲水县的脉,打动了上上下下的干部群众。
有了发展思路,具体该怎么操作?周广智坦言,相比起恶劣的自然条件,更大的困难在于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
曲水地处西藏中南部的拉萨河下游,地少山多,且长期干旱、土地贫瘠。过去,当地的群众主要种青稞,再就是油菜。虽说青稞是藏族百姓的主食之一,但价格却卖不高,一年的收成顶多够生活,增收根本是没门儿的事情——这也是多年困扰曲水县委、县政府的难题。
“种土豆吧!”2008年,在多次实地察看土质后,周广智破天荒提了个想法。
“吃土豆倒是都会,种土豆可谁都不会。可能吗?”想法一提出来,县里就有干部私下议论,这事没人办得了,在西藏这种地方也办不到。
缺乏种植经验的当地老百姓有的更是强烈反对:“我们种青稞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不行还有啤酒厂来收购,实在没出路可以留着自己吃也不至于饿死。改种土豆亏了,你县委书记负责吗?”
听到这些话,周广智不急不躁,只是抽空就往乡里跑,挨家挨户地做工作。“拿出一半的土地试种一下行不行?”“就种2亩地呢?”“我们已经找来了技术专家指导,肯定收成好”……那段时间,他为“土豆”几乎就住在乡里了。县里有人跟他说:“这点事情,你派别人下去不就行了。”而他的回答是:“我下去和别人下去不一样。我不下去,百姓怎么会觉着我是心诚呢?”
2009年10月中旬,茶巴拉乡党委书记李宝平接到电话,“周书记在乡里挖土豆呢!”
李宝平连忙赶去,原来一大早周广智就带着司机下乡查看土豆收获的情况。看到四五个农民在挖土豆,就下田帮着挖起来。一天下来,几人挖了三亩地,周广智坐在田边就开始称重、测产。“周书记亲自下田给他们算账,每亩土地收益至少是以前的5倍。”李宝平说,当天就有人乐得要拉周书记上家里去喝酒。
当年,达嘎乡试种的500亩土豆获得“大丰收”,平均每户增收1000元。在尝到种植土豆的甜头后,干部群众的热情立刻就上来了。土地最贫瘠、最缺水的茶巴拉乡迅速把种植面积扩大到4000多亩。而在达嘎乡,如今有9300多亩种植土豆,占到全乡耕地面积的60%。“通过种土豆,全乡人均增收2600多元。明年,全乡面积将达1万亩。”谈到“土豆”产业的发展,乡党委副书记琼达自豪地说。
如今,“曲水土豆”几乎“占领”了拉萨市场。有人形象地说,“只要曲水打个喷嚏,拉萨土豆市场就得‘感冒’。”如今,在曲水农业发展中,远远不止“土豆”这一张名片,“鑫赛”西瓜、“高原果”草莓……这些很难想象能够产自于西藏的农产品,如今不仅在拉萨市场上拥有一定的知名度,甚至开始打入内陆,进军全国。
“西藏不是没有条件,要敢于创新,也要用事实说话。”周广智说,他有的是耐心,来把发展的“种子”种进曲水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