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机场高速路旁拍到的美丽景色。
在羌塘大草原与当地孩子合影。
贺文娇
到西藏旅游,是一次对精神的奖赏。
人物小档案
2007年进入广之旅,以前是东南亚、台湾、日本线路的领队;2008年被评为“广之旅新星”、广州市金牌导游。2011年,代表广之旅成为全国第九批援藏导游广东援藏队的一员,远赴西藏执行为期半年的援藏任务,获得了“第九批援藏导游全国先进个人”的称号。
10月15日,6名广东援藏导游圆满完成任务,凯旋回到广东。其中,来自广之旅的2名导游贺文娇、李卓因工作出色,分别获得“全国援藏导游员先进个人”及“全国援藏导游员西藏自治区先进个人”称号,是广东选派援藏导游历年成绩最好的一次。就此,南都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两位援藏导游,听她们讲述高原雪域的故事。
从未有过的互相感动
西藏故事
初见贺文娇,她还沉浸在“高原的亢奋”之中,她对西藏的牵挂与不解之缘全部融在她对西藏的理解与介绍之中。仿佛她就是为了“解释西藏”而生。
每年的2月份都是援藏导游的报名时间,由于去年有任务错过了报名时间,2011年她无论如何也要让自己“赶”上。在她心里,西藏是一个“让眼睛上天堂、让心灵回故乡的地方”。
梦境里“神佛满天飞”
经过培训、苦读西藏的历史、藏传文化的书籍,贺文娇对布达拉宫的每一座灵塔、每一位班禅、达赖的故事已熟记于心。但这个过程非常艰难,出发之前阅读的西藏书籍,根本就记不下来,首先因为很多名字很长、非常拗口;其次,藏传佛教的分支非常多。于是,每次老师带队到布达拉宫讲解的时候,她都紧跟着老师,用心听讲解,录音;回到宿舍后,重新看书,对着录音,整理笔记。那段时间,连梦境里面都是“神佛满天飞”。慢慢地,她终于可以做到带领团队进入布达拉宫之后,滔滔不绝地讲述起灵塔们的故事。
“新西藏”与“老西藏”相互感动
在带团的这近半年时间内,贺文娇称,“自己总被游客们感动”。一位“老西藏”高原反应很厉害,可是仍坚持按原计划走完十天的行程,一路感叹,游客对西藏的情结让贺文娇这个“新援藏”十分感动;而最令她难忘的旅行者,莫过于川藏线上络绎不绝的骑行者,他们的勇气和毅力让她这位“小援藏”无比钦佩。9月份她在西藏接待广东团省委组织的广州医疗队赴西藏义诊团,医生和记者们不顾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每天坚持下乡为当地藏民免费义诊,留下了许多灿烂的笑脸,也给文娇留下了深深的感动。
而贺文娇用自己的热情和专业知识带团,也感动了游客。一位来自上海的客人,曾援藏10多年,离开西藏20年后重返西藏旅游。回去后这位客人给她写来了表扬信:“虽然曾经在西藏10多年,但这一次通过你的讲解,使我对西藏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导游与游客之间的相互“钦佩”之情,是在其他地方体验不到的。
私家推荐
全景线路认识西藏
贺文娇认为,西藏旅游,是一次对精神的奖赏。对于初游西藏的游客,可先沿着这样的一条全景式的线路:林芝(大峡谷、南伊沟、巴松措、尼洋河风光)-波密(然乌湖、米堆冰川)-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日喀则(羊卓雍措、扎什伦布寺、萨迦寺、珠峰大本营);如果有了第二次进藏区的机会,则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深入到局部地区,以她个人为例,最喜欢的是林芝八一镇的南伊沟,南伊河上藏民们现场炸小鱼,非常可口。
想念粤菜去“驴窝”
到了西藏每天都吃藏餐,如果确实想念粤菜的话,可以到一家广东夫妇开的餐厅———“驴窝”餐厅,便可以吃到正宗的粤菜,比如上汤娃娃菜等,店员非常亲切,都讲粤语。
带上一本《雪域的宗教》
到西藏推荐吃土豆,尤其是炸土豆、土豆牦牛肉、酸奶,非常正宗地道的、无添加的酸奶,一碗7、8元。如果要带一本书游西藏的话,专业一点的书推荐《雪域的宗教》,小说抒情类的推荐《藏婚》,讲述的是西藏“一妻多夫”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