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营华佗,妙手回春救战友
毕业于白求恩军医学院的郑永波,在霍尔,他还用自己所学的医务知识,所掌握的医术,为战友服务,他被大伙亲切地称为“警营华佗”。
2006年6月5日晚上11时许,在霍尔边防派出所检查工作的阿里边防支队巴珠副支队长和普兰边防大队陈建云政委同时接到巴嘎二线检查站打来的求助电话,这个站藏族战士尼玛晚上进储藏室时一不小心踢到玻璃门,腿被破碎的玻璃划破,血流不止,情况非常危急。
“巴嘎检查站到普兰有100公里,到阿里近300公里,病人送过去抢救肯定来不及。”巴副支队长知道郑永波是医生,当机立断,命令将伤员送到霍尔来。
15分钟后,尼玛被火速送到“边民诊所”。已经做好抢救准备的郑永波立即上前检查伤情,尼玛的伤口处鲜血仍在汩汩外流,郑永波赶紧给他扎上了止血带。紧接着,他如实向领导汇报了伤员的危险情况:伤员已经因失血过多出现了意识淡漠、瞳孔散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血压测不出等一系列休克表现。
“有没有把握抢救过来?没有把握马上送往普兰。”巴副支队长让郑永波给个准确的答复。
“如果我们尽力抢救,还有一线希望,要是转运的话,伤员只有死路一条。”
“既然这样,你就尽力而为,我们相信你!”
简单的对话后,郑永波叫卫生员给尼玛输上了三条液体通道补液,同时给伤员吸上氧气。他自己则准备好外科器械处理伤口。没有手术手套,郑永波只好用肥皂洗手后赤手上阵。
剪掉一截裤子,暴露伤口,见到尼玛的裤子里又流出近千余毫升鲜血。见些情景,巴副支队长问要不要集合官兵们过来献血,小郑说小诊所条件太差,没有办法验血型,不知血型就不能随便输血。
在回答领导问话的同时,郑永波的手始终没有停下来,他给伤口消了毒,准备寻找出血血管。这时他发现止血带起到作用了,伤口处的出血慢了下来。诊所用的是太阳能直流节能灯,光线太暗,出血管特别难找,好在有战友及时拿来了强光手电。但由于尼玛受伤时间有点长了,出血管回缩,郑永波果断用手术刀开大创口,经过20多分钟的努力,破裂血管找到了。紧接着,结扎,修整伤口,缝合,包扎。时间又过去了一个小时,手术完毕,但郑永波还没有停下来,他叫卫生员往输液的吊瓶中加上了止血、抗炎药。有三个通道输液,1000多毫升的生理盐水、葡萄糖输进尼玛的体内后,病情已有所好转,血压回升,瞳孔对光反射重新出现,意识也在恢复中,尼玛知道了痛。从接诊到伤员苏醒,已经整整过去3个小时了。
“病人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了。”郑永波郑重地向在场的领导和战友们宣布。此话一出,现场所有人都深深地出了口气。看着苏醒后的病人,想着自己凭所学知识挽救了一名战友性命,郑永波说当时心中充满了自豪。
另一次把战友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是郑永波到阿里参加全国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期间。一名轮训队的战士在站哨时突然晕倒,在急速被抬到阿里边防支队卫生队时,已经出现抽搐。正巧郑永波就住在支队卫生队,他首先让卫生员给病号静脉推注一支葡萄糖酸钙,当他给病号做检查时,病号突然没有了呼吸,再一摸心跳也停止了。郑永波二话没说,对着病人的心前区就是两拳,紧接着采取胸外心脏按压,20秒之后,病人的心跳恢复了,呼吸也有了。随后,他为病号肌注了一支盐酸肾上腺素,同时进行输液,待到病号平静下来,郑永波又将他护送到阿里地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看着在恢复中的心电监护,这才慢慢松下一口气来的郑永波,发现自己也流了一身冷汗。
边防曼巴,藏民心中的神医
郑永波到霍尔的一个月后,派出所就给分配给他一项新的任务,当“边民诊所”主治医师,并给他配了一名卫生员。原来,霍尔边防派出所军医不仅为战友看病,同时在乡里设立“边民诊所”,免费为藏族牧民看病送药。在霍尔,郑永波每天至少接待八至十个病号。
“曼巴,曼巴(藏语:医生)……”2006年3月13日上午,霍尔乡邦仁三组牧民扎西平措骑着摩托车急匆匆地赶到边民诊所,一见到郑永波,二话不说就下跪,求“曼巴”救救他的妻子。原来,扎西平措的妻子由早期的膀胱炎造成尿潴留,已经连续三天没有小便了,小腹涨得像个皮球,生命危在旦夕。
救治群众生命刻不容缓!郑永波带上卫生员周跃虎,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病人家中。经检查,郑永波发现病人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尿液再排不出,膀胱会被撑破。他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采用了热敷、按摩、水声刺激、针灸进行治疗,病人却只能排出一点点的尿。
“怎么办?怎么办?”郑永波也着急了,要是在内地或者是“边民诊所”的条件稍微好一点,有导尿设备,他就可以为病人导尿了。“看看乡卫生院有没有?”郑永波让驾驶员开车去乡医院借,结果那里也没有导尿管。其实霍尔乡卫生院只有3名医生,设备也很简陋,药品还没有“边民诊所”齐全,平时遇到稍重一点的病号或是疑难病号,医院反而把病人带到“边民诊所”。
“做膀胱穿刺!”看着难以忍受的病人,郑永波做了一个大胆决定。他让藏族士官向病人和家属解释清楚病情和手术情况,以便好准备手术。郑永波说当时他当时和病人家属一样紧张,因为做膀胱穿刺还是第一次,最担心的是穿刺点选择不好会扎破病人肠管。
救人要紧!按照胆大心细手准的手术原则,他根据记忆中的解剖位置,选好耻骨联合上缘为手术穿刺点。针扎进去,位置百分之百准确,接下来,他就用5ml的注射器,一管一管往外抽尿液。由于时值冬季,霍尔与外界交通中断,购置不了大的注射器,诊所所有注射器都是5ml的。别无选择,为病人抽取尿液只能用5ml的注射器了。
手术在紧张而又沉闷的气氛中进行着,由于藏民家没有床,病人躺在羊皮垫上,为了减轻病人痛苦,郑永波只能维持一个姿势,蹲在地上,腿脚麻木了,他全然不顾,忙乎一个多小时,共计为病人抽取135管、600多毫升的尿液,终于解除了病人的痛楚。抽完尿液,他又给病人注射两支庆大霉素消炎,再辅以其他的治疗。
看着妻子脸上的表情由痛苦转为舒坦,扎西平措说了一大通郑永波听不懂的藏语。一旁的藏族士官告诉郑永波,扎西平措说感谢亲人解放军,同时夸他是神医。走出藏包,郑永波收获了藏民给他的最高礼遇,扎西平措将洁白的哈达披到郑永波的脖子上。
在霍尔,郑永波的“边民诊所”享誉中外,每年夏季,在不少中外游客到霍尔旅游,一旦生病了,郑永波就成了他们救星。这个“边民诊所”还是流动诊所,每次在郑永波外出进行人口普查时,开展“爱民固边”大走访活动和边境巡查时,他都把药厢背在身上,不论走到哪里,只要群众有需要,他就免费给藏牧民送医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