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心西藏 全国支援西藏

首页 > 援藏 > 援藏人物

北京援藏医生:把爱心献给病人 献给藏族儿女

刘晓军    发布时间: 2010-03-31 09:51:00    来源:科技日报

  两年多来,北京十多名骨干医生陆续走进高原、走进牧区,以忘我的敬业精神和先进的医疗理念,改变着当地医生甚至病人的观念。

  2007年6月,罗岚蓉、郭伟等7名医护人员克服了来自家庭、事业的种种困难,收拾起行囊踏上前往西藏的征程,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医疗援藏生活。

  一个又一个的“第一例”

  援藏一年间,罗岚蓉每次下乡都尽力向农牧区产妇宣传现代、科学的医院分娩方法,从产前准备、产中安全和产后恢复等各方面进行对比,促使产妇转变生产观念。同时,她还逐步完善了一套在西藏简陋条件下接产的独特方法。先后挽救了多位年轻母亲的生命,她也因此成为当地妇女心中的保护神。

  在北京宣武医院普外科选派到堆龙德庆县人民医院的援藏医生李嘉的总结中,这样写道:“作为县医院外科唯一的主治医师,1年来,我亲自参与完成外科手术共计30余台次,所有手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完成县医院第一例急诊接台手术;第一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手术;指导外科开展并在拉萨市7个郊区县医院中第一次独自完成胆囊切除手术,至今已成功完成8例手术……”

  一个又一个的“第一例”,不仅充分体现了援藏医生的高超技术,还带动着拉萨市县级医院医疗水平的大幅提高。

  近年来,拉萨市县级卫生服务中心硬件环境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大多配备了越野救护车、移动手术车、气管插管用喉镜、除颤器、心电监护仪、B超、X光机、复苏囊、吸痰器等医疗设备。但是,由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严重匮乏,配备的先进设备无人会用的现象非常普遍。援藏医生的到来,迅速扭转了这种局面。

  是白衣使者,更是爱心使者

  在援藏期间,罗岚蓉几乎所有的固定节假日都没有正常休息过。作为拉萨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副主任,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号码向所有患者和医生公开,不管多累她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就连各县(区)的兄弟医院遇到危、急、重病患者,只要接到会诊通知,她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抢救病人。

  2009年5月开始援藏的唐杰、郑曦,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利用“雪顿节”、国庆节等假日,和堆龙德庆县人民医院的医生一起深入全县的“五乡二镇”,对手脚磕伤、骨折、高血压、肺心病、胃肠疾病等牧区老百姓日常病进行诊治,并向他们传授一些日常疾病的急救和自我诊治办法。10来天假期,他们就诊治病患超过900例。

  北京宣武医院普外科的李嘉,把爱心献给了病人,更献给了自己的“藏族女儿”。在援藏期间,他了解到当地一位贫困农牧民的女儿无钱上大学,便毫不犹豫地用援藏津贴和自己的积蓄资助她去北京念书,直到大学毕业。“我是来做援藏工作的,援的是医疗技术,更是一份对西藏人民的爱。”李嘉话语质朴,道出了援藏医生们的那份爱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7月末,北京、江苏两地共向拉萨市派出了6批21名援藏医生。自从两省市向拉萨市派出短期对口技术援藏医生以来,拉萨市各大医疗机构,尤其是各县区医疗系统在技术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年来各县医院年门诊量逐年增加,住院病人明显增多,各县人民医院年门诊量目前已达到20余万人次,比2007年增长了近1倍,各县医院的病床使用率也由2007年的60%增加至目前的80%以上。

 

(责编:晶晶)

我要留言: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