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县是一个地广人稀、藏族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山区县,更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小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寻求科学发展的对策和途径,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曲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期盼所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曲水县应当做好“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维护稳定”三篇文章,推进科学发展。
做好“机遇”文章,放大科学发展的外部推力
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是西藏各县发展的最大“瓶颈”。借助外力,激活内力是解决这一问题最现实、最快捷的途径。因此,曲水县应当坚定不移地抢抓各种外部机遇,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抢抓国家对西藏特殊关怀的机遇。曲水县应当认真研究中央和自治区的投资政策和方向,围绕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业结构调整,争取一大批投资大、拉动力强的项目。
抢抓拉萨经济圈辐射力不断加大的机遇。曲水县要甘愿做好“配角”,积极服务拉萨市场,主动做好承接拉萨产业转移的各项工作,吸纳和承接拉萨外溢的经济要素,促进曲水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紧邻拉萨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促进生猪、奶牛等养殖业蓬勃发展,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瞄准拉萨劳务市场,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牧民开办形式多样的“农家乐”,致富城乡群众。
抢抓江苏对口援助力度不断加大的机遇。要主动加强与对口援助省市的沟通,如实向对口援助省市介绍本地实际,努力为对口援助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建设一大批优质项目,破解一批影响和制约曲水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
做好“优势”文章,提高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近年来,曲水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目前,曲水县共有各类企业65家,初步形成了以矿产业、建材业、民族手工业、藏医药业、农牧产品加工业为支柱的富有曲水特色的工业基础。今年,又多方筹资4800万元对雅江工业园区进行拓展,园区面积将由原来的0.8平方公里增加到2.1平方公里,吸纳企业的能力大大提升。近年来,曲水县又努力在“拉萨—日喀则”旅游圈这一链条上谋思路、想办法,一举解决了第三产业多年发展徘徊不前的问题。为吸引来往游客在曲水停留消费,2008年筹资600多万元对县城进行了美化、绿化、亮化、硬化,新建了数处大型免费停车场和旅游接待饭店。据统计,仅2009年夏季三个月就有2700辆旅游车在曲水县城停靠,8.1万人次消费,实现接待收入160万元。此外,充分挖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俊巴渔村的文化内涵和市场潜力,投资450万元新建了俊巴旅游度假村。
充分发挥好资源优势。曲水县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易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前景十分广阔。为此,曲水县要从引导农牧民群众解放思想入手,大力提高农业规模化水平、科技化水平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特色农业的突破性发展。2008年,全县推广土豆连片种植6500亩,实现增收1625万元,当地农牧民人均增收600元,2009年发展到了10000亩以上;全县温室大棚从300座发展到1000座,实现增收900余万元,当地农牧民人均增收300元左右,到2009年发展到了1500座以上。“鑫赛”牌西瓜和曲水土豆远近闻名,市场供不应求,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群众的增收,有力提高了曲水农牧民群众参与高原现代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曲水县石灰石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近年来,曲水按照“控制采量、调优结构、提高效益、永续利用”的原则,坚持走深加工、精加工的路子,努力打造以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的水泥产业,在确保不破坏、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曲水县信通水泥厂自建厂以来,累计上交税收500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200个。2009年,信通水泥厂启动了总投资7亿元的技改计划,预计技改完成后,可年产水泥120万吨,实现年产值4亿元,利税4000万元。
做好“稳定”文章,营造科学发展的和谐环境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曲水县是拉萨的西大门和前后藏的“咽喉”。为此,曲水县要始终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维护稳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决依法加强对寺庙“人、财、物、事”的管理,坚决依法处理各类违法犯罪案件,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民生连着民心,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曲水县要始终坚持把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用来解决民生问题。良好的干群关系是凝聚民心、带领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前提条件。曲水要坚持以抓机关作风建设为突破口,落实“一把手”责任制,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建立激励惩戒和领导干部问责制等一系列制度,使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明显加强,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责编: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