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心西藏 全国支援西藏

首页 > 援藏 > 援藏人物

天津市援藏干部王西墨:敬业 精业 尽责

闫恩泽    发布时间: 2008-06-07 09:38:00    来源:西藏日报 中国西藏新闻网


图为王西墨正在详细询问病人情况。记者 闫恩泽 摄

  提起天津市第五批援藏干部、昌都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王西墨,昌都医学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同事眼里,他医德高尚、医风端正、治学严谨;在病人心中,他医术高超、妙手回春。

  在王西墨看来,既然来援藏,就要全心全力做好本职工作:“敬业是基础,精业是根本,尽责是本分,多解除一名患者的病痛,就给社会多增添一份和谐。”王西墨如是说。

  规范工作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

  2007年6月,王西墨和另外3名天津援藏医疗队员来到昌都地区人民医院工作。在他的建议下,医院先后完善了地区常见病诊疗常规,完善设备、耗材、药品采购流程,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指导规范了职能科室的工作流程等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2008年1月1日,在王西墨的主持下,昌都地区人民医院把外科分为外一、外二。分科后的外一科在他的亲自管理下,各项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仅今年1至4月,外科手术153人次,相当于以前大外科一年的手术量,而且,手术中没有发生任何医疗差错。

  王西墨认为,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应十分珍惜和爱护患者的正常组织,不能随意开口子,增加患者的康复难度。外一科护士长郑红霞告诉记者,王西墨在工作中不仅关注每一个细节,换药室卫生、病人换药、病历书写都亲自参与,指导年轻医生规范病历书写。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全院的病历书写标准甲级率达到95%。而换药室管理制度的建立,也极大降低了病患的感染率。

  填补多项医疗空白 培养一批业务骨干

  作为一名外科专家,王西墨积极带领外科一批年富力强的医护人员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的科研工作,填补了昌都地区人民医院的多项医疗空白,锻炼、培养了一大批新人和业务骨干。如今,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P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手术该院医生均能完成。这些手术的成功极大提升了昌都地区人民医院的美誉度,慕名前来的病患络绎不绝。

  王西墨以他的高超医术,为病患者解除痛苦;更以他的无私胸怀,帮助年轻医生进步成长。他希望能在短短一年半的援藏时间,为昌都地区人民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他坚持每天提前一个小时上班,每天一课,为医护人员讲解理论基础知识、解剖知识及手术操作,中间以穿插提问、互动等多种方式,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很多医护人员在他的指导下,业务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有些已可以单独完成一些在以前看来比较困难的手术。广大医护人员虽然工作比以前辛苦很多,却乐在其中。

  医术高超 妙手仁心

  一个好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一颗关爱病人的心。每次给病人手术,他会提前来到手术室,帮助病人摆体位,做手术前的准备;每次手术结束,他都和护士一起把病人抬上车,送回病房;病人醒来时,他总是在第一时间站在病人床边,查看术后情况,询问病人感受。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折射出他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也包含了他对患者的无限深情。

  鲜花、感谢已不能表达广大病患对他的感激之情。丁青县嘎塔乡10岁的尼玛身患肝包虫合并肺包虫病,这种病以前在昌都是无法治愈的,而王西墨利用腹腔镜成功为尼玛做了手术。尼玛的父亲索朗欧加激动地说:“没有王院长,我们不知要跑多少医院,多花多少钱。”昌都县俄洛镇15岁患者次仁巴珍的母亲阿旺拉姆告诉记者,没有王院长的高超医术,她们母女可能就要阴阳相隔了。术后,王西墨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次仁巴珍嘘寒问暖,这让她们十分感动。

  昌都地区人民医院院长扎西泽仁说:“进藏以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王西墨为医院的发展呕心沥血。感动藏东广大医护人员和病患的,不仅是他精湛的医术,更是他热爱昌都各族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 (责编:南卡)

我要留言: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