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对口支援西藏政策延长到2020年,将项目、资金向农牧区倾斜、向民生倾斜,进一步完善以干部援藏为核心,辅之经济援藏、科技援藏、人才与教育援藏相结合的援藏格局和工作机制。”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全面部署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各项工作,并进一步丰富深化了中央治藏方略。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部委、对口援藏各省市、中央骨干企业讲政治、顾大局,坚决贯彻中央的战略决策,始终把援藏工作当作大局,当作责任,把援藏工作纳入本省市本部门本单位总体规划和工作部署中,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开展援藏工作,受援地区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后发优势与对口支援地区的人才、资金、技术、市场优势充分结合,实现了互利共赢,西藏各族人民从援藏工作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干部人才援藏——
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第六批和第七批援藏干部中,有一对夫妻——马新明、孙伶伶。这对博士夫妻开创了援藏历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对援藏夫妻,第一对博士,第一对北大校友,第一对海外访学经历,第一对两届援藏……
5年来,这对博士夫妻比翼齐飞,满怀家国情怀,奉献边疆,成为雪域高原上一段援藏佳话。
在援藏工作中,马新明与北京援藏干部先后引入北京的社会管理创新理念,支持建成了拉萨数字化城市管理、网格化管理、护城河工程和文成公主实景演出项目,通过高科技手段、科学管理方式、法治思维推动拉萨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孙伶伶则先后完成10余项重大课题研究,为建设法治西藏的目标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针对西藏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实际,湖南、湖北、安徽、天津、重庆等援藏工作队积极争取省市每年选派50名左右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进藏服务,这种“短、平、快”的方式有效扩大了人才援藏规模、提升了人才援藏水平。同时,更加注重采取“请进来授课”、“派出去培训”和“结合援藏岗位带徒弟”等方式加强智力援藏,发挥“传帮带”作用。
援藏干部人才对加强西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功不可没。援藏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多种方式,主动传授技能,培养技术骨干,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受援地人才紧缺矛盾,解决了大量困扰发展的瓶颈问题,为西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丰富援藏内涵——
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回首悉数援藏项目,广泛涉及农、林、牧、水、电、交通、能源、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广播电视、城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农房改造、人才培养等诸多领域,各援藏省市、中央企业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出发,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参与西藏建设,不断深化和发展了援藏内涵,为西藏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
广东、福建两省坚持援藏工作“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立足林芝资源优势,注重培育经济发展基础,增强经济发展能力。
在援藏的扶持和带动下,地区特色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特色农牧业初见规模,目前地区初步建成特色养殖、优质水果干果、林下资源采集加工、粮油生产加工为主的产业带和以优质水稻、莲藕、野生天麻、“两椒两桃”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培育特色产业乡(镇)14个、专业村47个,打造出以林芝松茸、波密天麻、朗县核桃为代表的特色产品。
江苏省援藏指挥部紧紧围绕“拉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这个中心,大力实施经济援藏、干部援藏、教育援藏和科技援藏,不断提升援藏工作的效益和水平。据了解,仅2012年以来,江苏省共安排对口援藏资金15.42亿元,实施援建项目103个,建成了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拉萨综合展馆、东城区人民医院等一批精品示范工程,改变了拉萨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局面,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中粮集团把文化援藏、文化稳藏作为一个重要课题,精心组织,使农牧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湖南积极推动“湘藏”两地交流交往交融,加快搭平台、促合作,帮助山南地区引进一批优质项目,描绘了出产业援藏的新篇章;湖北注重“量体裁衣+牵线搭桥”、“点对点对接+面对面帮扶”,援藏工作由有限向无限的渠道拓展……
随着援藏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和西藏工作发展新要求,援藏工作逐步增加人才、技术的援助规模,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并不断深化援助内涵,促进援藏工作向纵深发展,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通过资金、人才和技术方面的对口援藏建设,为西藏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产水平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极大地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显著。
注重改善民生——
各族人民得实惠
扎西次仁是林芝巴宜区米瑞乡的一位普通农民,受广东省就业援藏项目资助,2011年远赴广州进行为期3个月的职业技能培训,取得汽修和电工两个专业资格证书。返乡后,他凭借所学技能,在米瑞乡办起了全乡唯一一家小型电焊加工厂,并吸纳了2名村民就业,承接周边单位和群众的门窗焊接等服务,生意十分红火,年纯收入逾万元。
扎西次仁只是广东贯彻将项目向基层倾斜的一个具体行动。据了解,广东省仅就业援藏行动就累计培训人员近千名,培训使劳动者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技能,为就业和增收奠定了基础。
武汉市援藏工作队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专业机构的资源优势为手段,率先在山南地区乃东县建立农牧民健康电子档案,打通健康教育网络服务普通老百姓的“最后一公里”,让农牧民健康档案“活”起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堆龙德庆县第七批北京援藏团队以建设幸福堆龙为目标,2014年,堆龙德庆县建立民生投入增长机制,投入2985.31万元实施了63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强化教育基础设施,投入8396.4万元实施教改项目21个,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完善农牧区医疗保障体系,全面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机制。积极开展“四业工程”,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低保户、五保户、失地农民等生活保障,推进堆龙德庆社会福利院建设。
按照将项目、资金向农牧区倾斜、项目向民生倾斜的要求,各对口援藏单位及时调整部署,把80%以上的援藏资金和项目向基层和农牧区倾斜,项目涉及广大农牧民切身利益的住房、看病、上学、交通、饮水、通信等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目前,党和国家仍在探索完善支援西藏发展的方法与途径,随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援藏格局的进一步完善,科学、惠民、务实理念将花开雪域高原,将更加有力推动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原标题:援藏新格局助力跨越发展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