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上海援藏医生:扎根草原才能成为好“曼巴”
大上海,车水马龙,繁花似锦。玛曲草原,高寒缺氧,交通不便。40多年来,许多人难以理解,上海人王万青为何选择了后者,而且把根扎在了草原。
在王万青眼里,一切都很简单,他只做了一名医生应该做的事。因为玛曲草原缺医少药,群众要看病。
到了高原就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请把我分配到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时,王万青经过挑选,郑重向学校提出了这一明确要求。
分配工作事关一辈子前途,当有人建议他到兰州工矿或陕西去,王万青说:“我的决心下定了。”
学校最后同意了王万青的选择。在办完离校手续第三天,他就上了西行的火车,到了兰州后,坐上长途汽车就直奔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
当时正值冬天,3000多米的海拔落差和严重的高原反应,使长期生活在江南水乡的王万青,到了合作市就感冒,一病就是20多天。
高原第一个下马威并没有吓倒王万青。当得知玛曲县是甘南藏族自治州最艰苦的地方时,他又提出了新要求:“我要到玛曲去!”
玛曲县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是一个纯牧业县,全县藏族人口占绝对多数,海拔最高的地方超过了4000米。考虑到条件太艰苦,当年分配到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大学生并没有玛曲的名额。王万青坐上了从合作市到玛曲县城的汽车,走了两天,来到了一个比当时东部一些村镇还要小的玛曲县城。
“哪个公社苦,群众缺医少药,我到哪个公社去!”到了玛曲县城,王万青又提出了新要求。
就这样,王万青一竿子插到底。从东海之滨上海来到离玛曲县还有70余公里的阿万仓乡卫生院。这个青藏高原上的小村落成了王万青最终的目的地,在那里一干就是20年。
之后,根据当地需要,王万青又去玛曲县疾控中心、县医院。他把根深深扎进了玛曲草原,再也没有离开过,他的子女也留在了玛曲。
“当时毕业时我们班共有50名同学,去西部的并不多。几十年过去了,如今有10多个在国外工作,其他的都生活在国内大城市,只有我一个人还在玛曲草原。”王万青说。
对于自己当初的选择,王万青说过去没有后悔过,现在依然如此:“草原赋予我人生意义,有生之年,我愿为草原进步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
辽阔的玛曲草原,风景优美,地广人稀,环境异常艰苦,对于生于上海、长于上海的王万青来说,这里的语言、风俗、生活习惯,一切都是陌生的,工作条件异常艰苦。
上世纪60年代末的阿万仓卫生院,只有借来的两间小破屋,血压计是唯一的医疗器械。面对重重困难,王万青没有退缩,想方设法为群众看病送药。
40多年过去了,王万青还清楚记得第一次出诊。当天一名烧伤的老人和一名患急性扁桃腺炎的妇女等他治病。为了安全,两个同行的牧民特意给他挑了匹“老实”的马,可走到半道,马突然受惊,王万青从马上掉了下来,胳膊脱臼,疼得打滚。
“两个牧民惊慌失措,以为我快死了。”掉在地上的王万青强忍着伤痛,挣扎着爬了起来,指导两个牧民给他的伤臂复位,然后继续前行。
“病人等着我,我不能半途而废。”王万青强忍伤痛,来到两个病人家里,给他们做了检查,开了药。
第一次出诊的经历,成了之后几十年王万青一直坚持的习惯。不管刮风下雨,不管自己有何风险,绝对不让病人焦急地等待。只要能为群众解除病痛,要用尽一切办法去尝试。
在阿万仓草原上,至今流传着王万青救人的故事。1984年,一名叫南美的10岁少年被牛角顶穿了肚子,肠管外露。一天后,他的家人把奄奄一息的南美送到了阿万仓卫生院。
“血压测不到,转院会死在路上,必须马上做手术。”当时的阿万仓乡卫生院条件十分简陋,根本不具备做手术的条件。作为一个医生,王万青不能见死不救。
征得家长的同意后,他把两个办公桌并在一起,当作了手术台。一个电灯泡加上把手电筒,充当了“无影灯”。实施麻醉后,王万青为南美切除了坏死的肠管,缝合了伤口。
10余天后,南美开始进食活动。牧民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但这对王万青来说,他只是做了一个医生必须做的事。
为了减轻牧民群众的痛苦,王万青认识到,光看病送药还不够,还要让他们少得病,让他们健康地生活。
在阿万仓工作的时间里,王万青一个人骑马,跑完了当地的山山水水,完成了全乡的布病普查。他和妻子一起,起早贪黑,逐一给当地的牧民孩子实施计划免疫。
因为重视防疫,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王万青所在的阿万仓乡,很多传染病已经得到控制。与此同时,在为当地牧民看病送药的过程中,王万青和他的同事建立了门诊制度,先后为3000多牧民建立了门诊档案,这一举措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依然是玛曲县唯一的。
(责编: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