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江苏援藏干部:民生 民生 呀拉索
这是一片为每个人心灵洗礼的土地,这是一片精神富有但物质依然贫瘠的土地,这是一片无数援藏干部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生生不息建设着的土地。
整整二十年,江苏援藏干部把他们的一腔热情、一颗颗真心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留在了雪域高原。
从一条路开始的援藏史
凡是来过西藏的,没有人不知道江苏路。这条东连拉萨大桥,西接布达拉宫广场南段的大道,毗邻拉萨河,几乎形成了两条平行线,贯穿拉萨整个老城区。
如今的江苏路上,店铺林立、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可是,十几年前,江苏路并不叫这个名,而是叫金珠路。
1995年,28岁的朱述胜第一次登上高原。严重的高原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头疼欲裂、整夜整夜的失眠”,是他对这片土地的第一印象。靠着高原药物的压制,1个月后,高原反应渐渐减轻,变为中度偏下的头疼、头晕和浑身酸软。“睡眠好的时候,每天也能睡五六个小时“,朱述胜说。
“要想富,先修路“作为当时进出拉萨的唯一路线,金珠路的破旧狭窄让朱述胜心酸。”一条双向两车道的柏油路,上面还布满了坑坑洼洼的小坑,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城市需要。“通过各方努力和协调,最终拍板:由江苏援藏全资支援4000万,重修江苏路。
住在拉萨河畔的达瓦还记得,1998年动工修建金珠路时,他才10岁,每天跟随奶奶去转经时,都会看到一群人在那挖坑施工。“当时很不明白好好地路干嘛要挖了重弄。“一年后,当达瓦走过宽敞的水泥路面,他顿时明白了,”以前下雨天还没走到八廓街浑身都是泥,现在好了,而且路宽了,也不挤了。“
1999年8月,在竣工仪式上,为表示对江苏援建方的谢意,金珠路正式更名为江苏路。小达瓦达瓦给江苏援藏方献上了一条条洁白的哈达。
江苏路的建设只是开始。高原生态园、拉萨江苏中学、拉萨市人民医院改扩建、130个村委会办公场所……在接下来的十几年,朱述胜亲眼看着一个个关乎民生的项目在拉萨安居落户,成为拉萨居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部分。
从小诊所到三级乙等医院
从濒临倒闭的小诊所到三级乙等医院的距离是多远?答案是20年。
在拉萨市人民医院,53岁的格桑多吉乐开了花。就在早上9点左右,她儿媳妇索朗拉姆刚生下一个胖小子。拉着医生格央的手,她不停地说着“土杰切“(谢谢)!
“以前医院就那么大一点,我们有病都不敢过来医“,格桑多吉用手比划了一个小圆圈。”我生第一个儿子的时候难产,都被抬到医院门口了,但医院当时说没专业的产医,不敢接生,只好又抬回家里。“医院那几排低矮的小平房,摇摇欲坠的样子,深深地印在了格桑多吉的脑海里。
在医院四楼的院长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以前的老照片,印证了格桑多吉的话。照片上,两间不到两米高的危房一样的屋子就是门诊部,即使白天里面也是黑魆魆的一片,食堂是土墙加破木板搭起来的,俨然一个棚户区。
而就在去年8月,这个曾被人认为“快倒闭“的医院,评上了三级乙等医院,急诊楼、住院部、医技楼、员工宿舍应有尽有。
从濒临倒闭的小诊所到三级乙等医院,其中经历了多少艰辛过程?没人能说清楚。42岁的妇产科主任格央刚到医院时,恰逢江苏援建给医院派了了第一任院长温端改。在格央的记忆中,温院长总是慈祥而忙碌。“院长刚来时,大家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他能把医院救活。
“跑项目、筹资金、加强硬件设施、引人才、重管理……慢慢的,这个”快破产“的医院,也渐渐走上正轨。
援藏20年,前后7任院长,无数名骨干医护人员,他们都为医院做了什么?在拉萨市人民医院,想要找到能证明他们事迹的证据很难,只知道,门诊部建起来了,医技楼也开始投入使用了,每天接诊的病人越来越多,在整个西藏地区尚属空白的异体肝脏移植、眼角膜移植等手术如今也能开展了。
“雁过留声“,在每个人都抱着”来了都得留下点什么“的想法下,一路坎坷,终于有了今天的拉萨市人民医院。
“我们只是传承者,将援藏的接力棒一个一个传递下去“,在医院办公室,记者见到了拉萨市人民医院院长、江苏省第七任援藏干部陈卫昌。年过五旬的他双眼有些浮肿,连脚步都有些虚浮。高原反应,正在折磨着他的身体。
引进先进的医院管理理念,培养当地医护人才,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成了陈卫昌工作的当务之急。“今年,我们将联合江苏的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会诊中心,既可以进行医疗教学,也可以远程医疗诊断。“除此之外,外派骨干医生前往内地学习也是他尤为关心的事。
“要留给拉萨一个‘带不走的医疗队’,变‘输血’为‘造血’,让他们离得开援藏力量“成了历任院长薪火相传的信念。
目前,拉萨市人民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达286人,病床使用率达93.5%。除在院接收病人外,医院每年还组织医生下乡巡回义诊,给牧民送医送药。